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词背后的故事
王勃,初唐四杰之首,王绩的侄孙 ,字子安,今天的山西河津人。
西方有句谚语说:“造就一个艺术家需要三代。”也就是说很多天才不是老 师教出来的,而是家庭环境熏陶出来的。
王勃就是个十分典型的例子。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史书记载,王勃六岁就能写文章,且文笔流畅、词情英迈,九岁读《汉书》的时候,给权威的注解老师挑了一大堆毛病,甚至专门写了一本书来纠正他的错误,此举一时震惊海内。
据说,一位客人曾到王勃家做客,看到小王勃在书房里磨墨准备写作业,于 是直夸他勤奋刻苦。
可是没想到他磨好墨汁之后,洗手上床睡觉去了。客人很惊奇,质疑小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只见王勃的爸爸自豪地说:“这孩子就这个学习习惯,磨好墨,躺在床上打个腹稿,起床就能作文了”。
客人半信半疑,而不一会儿,小王勃果然一个筋斗爬起来,一篇文章一气呵成。
不久这件事情就传开了,而王勃神童的名号就此打响。
有家学渊源、过人才华以及红遍大江南北的名气,王勃自然顺利走上仕途。
在唐高宗年间,十四岁的他做了一个七品官员,相当于副县长级别。
可是王勃少年发迹,一路太过顺遂,免不了自信满满对未来过于乐观。再加 上十四岁的他实在太年轻,危机就这么悄然而至。
唐朝非常流行斗鸡的游戏,很血腥、很有竞技性。一天唐高宗的二儿子李贤 和三儿子李显在斗鸡。
二哥从一开始其实就输了,于是让王勃出来写一篇讨伐三弟的宣战书。李贤是官二代,又是自己的领导,于是王勃想都没想就文不加点地写下了一篇《檄英王鸡》。
檄是宣战书的意思,英王指的就是弟弟李显,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
这篇文章,葬送了王勃的大好前程。因为王勃触碰了唐朝最不能碰的东西——腥风血雨的王位之争。
高宗当天就看到了这篇文章,想着,当年,太宗是杀了自己的哥哥弟弟,逼走了亲爹,才坐上皇位。高宗自己也是历经了惊心动魄的皇子争夺才当上太子的。而今天,你王勃眼睁睁看着两个皇子在进行血腥活动,非但不去劝阻还在一边煽风点火,把斗鸡搞得像打仗一样,安的什么心?存心挑拨兄弟关系吗?于是一气之下,把王勃赶出王府,贬为平民。
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天才儿童一夜之间被拉下神坛,成为一介布衣,正巧这 时,一个要好的杜同学要离开长安去川蜀出任少府职位。想到彼此都只不过是在官场上打拼的小人物,王勃借送别的时机写了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远远望去,只见蜀州一带风烟滚滚苍茫无际。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 这个知己,即使远在天涯也像邻居般亲近。
在分别的岔路口,请不要像小儿女那 样挥泪作别。
这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大气旷达,全然没有离别的悲哀,是送别诗中的经 典之作。
尤其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千古传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