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硕士的时候导师是学院的院长,他在任期间组织了几次我们专业的高峰论坛。
在会上,当我的院士老乡讲完后,我第一个向他提问。
您好!老师,我想问一个不是那么应景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基于我曾经看过的一篇中篇小说,是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朝闻道》,也就是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那个朝闻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我就想问,如果有一种技术可以实现任意分子的随意编辑,这算是我们专业最高的奋斗目标了,您是否愿意用生命来交换?
我的院士老乡很显然被我这意外的问题搞懵圈了,他让我形容一下,我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去形容,我只好放慢语速重新复述了一遍我的问题。
当然我后来想到了,就是一个人致力于爬上珠峰,可当他要成功的时候,被神阻止了,神说现在和以后爬上珠峰都将会导致世界毁灭,如果你愿意用你的生命献祭,我可以让你拥有爬上珠峰的一会感觉。
为啥要用生命来交换呢?
这是小说里的一个前提假设,追求这个答案会导致宇宙崩溃,当然小说是基于物理的最高奋斗目标大一统理论,如果化学也一样呢?
我不愿意,你愿意吗?
这得看我还能活多久,如果还能活几天,我想我是愿意的,因为这笔生意很划算。
听到这,参会者都笑了。
后来我又补充说,谢谢老师,虽然我们都不愿意 ,但我们已经在路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