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行?
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就可以相培养直觉:
•一个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
•一次通过长期训练学习这一规律的机会
当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就可以培养直觉。象棋、桥牌、扑克,这些活动就需要在极具规律的环境下进行,同时它们也提供了有力的能支撑技能的统计学规律。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将可能是有效的直觉与可能是无效的直觉区分开来的。这就好比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真假一样,关注这件作品的出处,通常比关注作品本身的判断准确率更高。如果环境有足够的规律性,并且在判断时有机会掌握这些规律,联想机制就会识别这些情境并做出快速准确的预测与决策。这一条件若得到满足,你就可以相信某个人的直觉。
反之,在环境缺乏牢靠的规律时,就不要相信专家的直觉。联想机制同样会产生上述的主观的强迫性知觉,直觉直觉是错误的,如果我们观察有天赋的年轻人在象棋方面取得的进步,就会非常清楚完美的技能不是短时间就能练就的,在接近完美的过程中,他们会犯错误,而且对这一错误还信心十足。当评估专家的直觉时,你应该时刻考虑到该专家是否有足够的机会挖掘线索,即使是在有规律的环境下。
在一个不够规律或效度较低的环境中判断,启发法是,就会被激活系统1,通常会用另一个问题快速替换掉难题,创造出并不存在的关联,此时回答了问题并不是预计的那一个,这个答案很快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会通过系统2宽松的审查,你可能想预测某个公司的商业前景,并相信这就是你正在判断的事儿。但实际上,你对这家公司的高管能力的印象主宰了你的的评估。因为替代是自动发生的,你通常并不清楚自己的(你的系统2)赞同并采纳的判断源自何处。如果这是唯一出现在大脑里的判断,你可能就无法将它与你根据专业直接得来的有效判断进行主观上的区分,这就是主观自信不能作为直觉准确性指标的原因:即使判断的是错误的问题,在作出这一判断是可能有高度的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