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小小
对于写作新手,想写好一篇文章,坐在电脑旁苦思冥想,迟迟无法下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是新手写作者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不过我们除了每天“死磕”写作外,更需要注意写作方法。好的方法事半功倍,用在写作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几日,我很幸运地听了“文案天后”李欣频老师的《文案创意课》,收获丰盛。
文案与写作是融会贯通、一脉相承的。李欣频老师讲了这样一个知识点,对我写作影响很大。
她说:“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有比较大的落差,需要我们用想象力填满中间的落差。”
创意和想象力不是技巧,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只要把大脑打开,就会有很多灵感。
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利用你的想象力,你会发现,周围的环境即使刻板无趣,也不会影响你当下的状态。
比如:昨天成都的大雨从早下到晚,下午4点多,我带着雨伞、穿着雨衣雨鞋,随着人潮挤进潮湿肮脏的公交车。
车上的人扎堆挤着,空气透着难闻的味道。大家木然地站立,大妈们嚷嚷着。
我的目光移向窗外,想象着宫崎骏动画片里的场景:车上所有的人幻化成卡通人,浪漫又可爱。公交车也是通往森林,屁股帽着浓烟的怪物车。外面下着瓢泼大雨,到站了,卡通人撑着伞一个一个排队下车。
这个负面能量的过程,我奇妙地用想象力转化成不可思议的浪漫场景。
我想,估计会有不少人感到困惑,生活如此普通无趣,如何去感知它呢?
李欣频老师给了我们全新的灵感。
她说:“观察生活时,我们可以开启全景模式,把观察到的一切扫描进脑里,并记住;然后请闭上眼睛完完全全复制重现它。”
写作需要吸收养分,写作者必须从最接地气的生活里去寻找,这是一项洞察能力。
出去旅行时,不要走马观花,要驻足停留,在陌生的土地上,见证每一个陌生人,认真观察,包括人的模样、穿着、气质等,把这些细节完完全全复制到你的脑里。
李欣频老师去过希腊,然后回来写了一本游记《希腊,一个把全世界蓝色都用光的地方!》
没有太多旅行经验,可以多看书、看优秀电影,多观察身边各种人或生活(比如:菜市场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记住它、在脑里盘活。
在看书时,请你每看一句或一段,停下来,闭上眼睛,在脑里把场景构建起来(或把人很鲜活地在脑里勾勒出来。)
不管是写文案还是写作,都需要记录和还原场景的能力。
有一位小说家讲的非常好,她说:“我没有写字,也没有写小说,我只是让脑袋里的人跑出我的脑,然后让他们在电脑或者纸张上奔跑,去发展故事和生活。”
看完这段话, 似乎找到了写作的某种秘密,它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堆砌起来的,死气沉沉毫无生命力。它需要开启创意脑,提前“养场景”。
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在散文集《人间世相》的“揉面”——谈语言的文中,
写到:“一个作家要养成一种习惯,时时观察生活,并把自己的印象用清晰的、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写下来也可以。不写下来,就记住,真正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印象是不易忘记的。记忆里保存了这种常用语言固定住的印象多了,写作时就会从笔端流出,不觉吃力。”
所以,如果你还在困惑写不出好文章,请先训练自己的大脑,更好地感知生活,把内在视觉建立起来。
李欣频老师有一句话,很形象。
她总是对学生们讲:“你的脑袋里没有城堡的话,你手上的积木是没有用的。”
PS:请关注公众号:我是黄小小 微信号:huangyuhui-lov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