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每天有繁重的农活,还要做三顿饭,那时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去学校读书了,而最痛苦的时光就是星期六和星期天。因为回来有整天整天的农活,一直做到天黑,太阳下山很久,回来还要做饭。那时我很期待升初中并开始住宿生活。我想,如果我开始了住宿生活,那么每天就不用捱到太阳下山,看到月亮隐隐爬上来,才能结束农活拖着涣散的筋骨回去煮饭。只有星期六星期天才回去。可以放假五天。这对于我是多么的诱人啊。
我于是在心里默默承诺,等我上了初中,周末回来做农活一定要很勤快,一定要保持开心,一定要勤做饭,把一切都做得妥妥贴贴完完美美。
但是升初中后,沉重的学业让我每次都耷拉着脸回家。回忆起来,也是因此,农活从我升初中后就和我说拜拜了。但我一直没注意的是,农活并没有减少,反而随着读书需要用的钱增多而成倍成倍地增多。与之一起增加的,还有父母渐渐如霜的年龄,唯一没有增加,并反而下降的,是父母的体力和对外界的敏感度。
今天,已经是大三的我,与农活阔别近九年的我,坐在客厅里悠闲地和姊妹谈着笑,突然瞥见外屋老爸在辛苦搬运东西,老妈在一旁扶持,而年轻力壮的我们,在客厅里闲着。难怪说儿女是来讨债的,我心想。却猛然像被抽了一嘴巴子――我怎么如此冷漠,对父母的老去和艰辛,与父母对外界的逐渐不敏感一样变得逐渐不敏感。我是经历了什么呢,我经历了九年的教育,用着父母的血汗钱。这钱需要熬父母的青春。我从小学的五天能得五角零花钱都是奢望,到现在手里可以握着几百或偶尔几千的钱,这只是因为父母怕孩子在外面吃不好,受欺负。而我似乎肆无忌惮地利用了父母的这种感情,并有意识遗忘了生活的艰辛。噢,我还经历了从初中名列前茅的成绩,到现在默默挂科,交重修费的满地鸡毛,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学习状态。
说好的不忘初心,就要好好从一而终。
争取做以后能顶天立地的儿女,并在目前勤奋地,带着笑地,做好能做的农活并做好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