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so:别瞎忙活了,小程序不适合你。里面核心观点就是小程序关注的是场景与服务。就算是有好的先发优势,及有大流量支撑,也不一定就能够让自己的服务做起来。他举的例子是微信里面的购物,就是京东。实际上可以再想想,微信虽然已经很🐂,但也绝不是无所不能,它在很多事情也是铩羽而归,有多少好好想。
- caoz:别怕人家占你便宜。------某些大V说小程序没有红利,其实他写这种文章搞个朋友圈刷屏,不就是小程序红利啊。------最后,其实,微信官方,对小程序的未来和方向,虽然会有自己的目标,但也存在一些看不清。从他们的目录结构几次调整,如果细心分析,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觉得caoz的判断更细致,我是没有去观察小程序的目录结构...... ,这就知道自己的差距了。
3.和菜头:怎样激活微信小程序(含福利)、微信小程序大全(建议收藏)。 这两篇菜头更多是充满感情。 - 余晟以为:换个角度看微信小程序。“理想状态下,通用工具在轻松解决身份问题的基础上,能很好提供“在特定场景下定制联系形式和能力”的服务。”,“现在看到很多关于小程序的文章,大都在讲如何开发、如何调用、如何部署,并没有多少产品设计和交互能力定义上的讨论。” 这篇里面还讲到了为什么聚会的时候不和以前一样都换名片,现在有些时候也不换微信了。强联系,弱联系,微信,名片,qq,LBS应用,等位。这篇文章,如果支付宝做社交的人来看这篇文章,值个几十万的咨询报告的钱吧。
再谈小程序和微信。这是他的第二篇。“历史已经反复证明,每当微信推出一项新功能的时候,总会受到特别多的关注,出来特别多的分析和预言。但这些变化本身或许并不能承载那么重大的意义,只是微信在某个方向上的尝试。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成功的尝试被记住被强化——哪怕是公众号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内容平台这种意外的成功,不那么成功的尝试被淡忘被弱化——比如服务号就没有做起来嘛。当然,最后剩下的是“一路成功”的神话。"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我记忆里,有一段时间是会明显强化“微信ID”的,后来则慢慢弱化了这个概念,也并没有给用户造成可感知的不便。那么有人想过为什么要这么做吗?有人留意过微信是怎么做的吗?我可以提示一个小细节:微信名片是不能“接力”传播的,只能在一度熟人之间传播,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想太好,可以继续想。 - 霍炬:小程序不一定是你的灵丹妙药。“一句话概括,我认为微信小程序的场景应该是增强现实,也就是所谓AR” 。“对于Facebook/Google/Amazon,以及Telegram,聊天机器人正在成为新的APP平台。结合已经非常成熟的语义分析,几乎一切操作都可以通过聊天界面完成,这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各种语言,各个国家,不同的聊天类应用都是前几大份额的应用之一,通过聊天机器人控制具体应用直观又简单,适应的场景也很多,逐渐成为新的热点是正常的。除了聊天工具和互联网公司们,苹果的siri也是盯着这个方向的。但奇怪的是在聊天App这个战争中胜利者之一的微信,竟然没有走向这条路,我百思不得其解”。 这篇文章内容巨多,还有NFC和二维码的定位,Html5和APP,Google的PWA。这篇虽然还是在说小程序,主体更多是一个公司及整个产业的发展来看微信的发展。
对于微信小程序去取代app,我不赞同其中的一个理由,就是可以更便捷,不用占手机空间,当前网络及手机硬件价格的实际情况,早让我们可以不必去考虑原本非常重要的限制条件了,几十个小程序都挤在一个屏幕上,如何迅速找到?举例,当前去看微信当前的订阅号,是不是就很难找?当然微信那边如果打开了排名和搜索,大约就会变成百度那种乱糟糟的样子,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但是没有这个功能该怎样完成这些功能呢?大约语音导航能解决很多,语音导航里面大约是没有排名这一说的。
关于大牛们写的关于小程序这个关键词,我还会继续跟踪下去再去看上几个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