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蓝,讲的是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的故事。
弗里茨·哈伯是历史上第一次毒气袭击战的筹划者。
那是1915年4月22日,德法战争期间,德军将六千罐氯气从空中倾倒在当时法军的驻地伊普尔。
据说那是一个早上,士兵们醒来,只看见一团绿幽幽的云朝他们奔涌而来。
这团云所到之处,树叶枯萎,飞鸟从天上掉落下来,草地被染成了病态的金属色。
战壕里的法国士兵抽搐着倒下,嘴里冒出黄色的黏液,皮肤泛出一层蓝色,最终几乎片甲不留。
弗里茨·哈伯出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从小便对化学工业感兴趣,他因为这次任务,荣升中尉,成了德国战争部化学处的负责人。
哈伯的妻子叫克拉拉·伊莫瓦尔,是德国第一位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她在一开始便反对哈伯的所作所为,指责他败坏了科学。
但哈伯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战争就是战争,死亡就是死亡,管它是用什么方式造成的,他甚至一度认为毒气战可以帮助尽早结束战争。
在伊普尔的毒气袭击大获成功后,哈伯邀请了一大堆朋友聚会,欢庆到了黎明。
但临近结束的时候,他的妻子到花园,用哈伯的一把军用左轮手枪朝自己胸口开了一枪,最终因失血过多死在了她十三岁儿子的怀里。
哈伯无比震惊,但第二天他又不得不赶往前线,监督又一次毒气战的袭击。
1918年,德国战败,弗里茨·哈伯被列为战犯,他不得不逃到瑞士避难,在那里他收到了他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消息,缘由是他发现了从空气中提取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主要营养物质“氮”的方法。
在先前几个世纪,为了解决肥料短缺的问题,英国人在欧洲大陆开掘出三百多万具尸骸,从尸骨中提取出氮气作为肥料,耗尽之后,他们远赴埃及,挖开了法老的陵墓,抢夺了其中成千上万具用来陪葬的奴隶尸骨。
而有了哈伯发现的方法后,人们可以通过工业流程从空气中提取氮气,这直接使得人类可利用的氮气翻了一番。
在氮气的助力下,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世界人口得到爆炸性的增长。当时的报纸因此将哈伯称为“从空气中提取面包的人”。
但实际上,哈伯最初提取氮气,并不是为了消除饥荒,而是为了让德国在被切断了原材料供应后,仍然有能力生产火药和炸药。
可以说因为哈伯的氮气,一战被拖长了两年,好几百万人因此遭罪。
一战结束后,哈伯仍然作为德国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研究所的所长,积极研制新物质。
比如他利用氰化物研制了一款气体杀虫剂,功效非常强大,被命名为“飓风”。
当时的哈伯完全不知道,几年之后,这款杀虫剂会被希特勒建立的纳粹军团用到毒气室杀害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其中就包括了哈伯同父异母的妹妹、妹夫,以及他的外甥。
而追溯得更早一点,哈伯所用的原料氰化物来源于世界上第一种现代合成颜料,普鲁士蓝。
它是由一名瑞士颜料商发明出来的,据说他本想制作洋红色,但却误打误撞制造出一种极其深邃的靛蓝色调,宛如“天空的原色”,很快这种颜色被全欧洲的艺术家用了起来。
用它完成的第一幅名作叫做《基督下葬》,这是一幅泛着蓝莹莹的光、看上去尤为哀伤与圣洁的画作。
1782年,化学家卡尔·舍勒用一把沾有硫酸残留物的勺子搅拌了一罐普鲁士蓝,意外地创造了一种活性极强的毒物,其实也就是氰化物。
当时他绝对想不到,在他过世后的两百年,这款毒物会在弗里茨·哈伯的手下成为一款杀虫剂,之后又成为屠杀犹太人的毒气。
它还被德军用作作战时的“兴奋剂”,德国战败后,它又被作为了一种“自杀药丸”。
当时的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作为战犯被捕后,就是用它自杀的。
弗里茨·哈伯于1934年在瑞士一个叫作巴塞尔的城市去世,遗物中有一份写给妻子的信。
在这封信中,他没有提及他或直接或间接地致使了多少人的死亡,他只说从空气中提取氮气的做法改变了地球的自然平衡,这让他担心世界的未来不再属于人类,而属于因营养过剩而疯长的植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