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城市里待着,身边未婚的男孩女孩很多。相识的人会各种求介绍,但经历了几次介绍之后,发现成功率实在可悲。
对于介绍对象的启蒙,是我的初中时期。
两个表哥到了所谓结婚的年纪,一个20岁,一个还不到20。相亲的场面当然我们女孩子家长是断然不允许我们参与的。只好听后来大人们的只言片语来感受下,多是对女方的评价:“这个太瘦了,感觉比较娇气呢”,“看她蒸的馒头,特别好”……
可见当时男方家长都希望找一个高大魁梧、会做饭能伺候老人、最好有个稳定工作的女孩子做儿媳妇最好,事实上两个表哥还是颜控,两个嫂子都比较漂亮。可见男人比较在意的,外貌占了很大的分数。
对于当年相亲的女孩子来说,两个堂哥都有正式的工作,外表也还过得去。所以,他们从相亲到订婚结婚,经历了都不到一年的时间。
那时候是九十年代,其中一个嫂子家里要了3000的彩礼钱,我姨觉得肉疼,差点活生生拆散了小两口,我哥还是坚持要给,才娶佳人进门。
九十年代的小城镇听上去就感觉单纯,那时候没有商品房,家家都是几间瓦房,有私家轿车的更是少数,基本的出行都靠腿,有个自行车就感觉很值得炫耀了;谁家要是安上了电话,那简直可以出去大吹特吹。当时安装一个电话是3000元,一个女孩出嫁的彩礼钱有没有?现在光是交朋友,男孩子们就要攒钱给女孩儿买个苹果手机了吧?不买的话搞不好还来个裸奔。
从来都觉得爱情不复杂。物质复杂了,人心就会复杂。
现在相亲的时候,女方觉得比较重要的是:房子及户口(看个人需要,没房子的觉得房子更重要一点,没户口的就觉得户口重要)、工作及收入、外表、年龄、然后才是是否投缘,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能否擦出爱情火花的几率。
男孩子的要求也大抵如此,外表的重要性随着高房价及是否能在城市扎稳脚跟的需求打压下,委屈的往后排了。
在听别人介绍被安排相亲的对象的时候,大抵也是介绍这些:从哪里毕业、在哪里工作、有没有房产(在一线城市房价非常之贵,有没有车就不太重要了)。
很少听到有人说,我爱他,所以我要嫁他;或者我爱她,我要娶她。这种古老的誓言,我们只在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婚礼时可以听到。
所以每次我听到时,都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可是爱情是什么呀?
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当时觉得很俗气的歌,现在听起来道理森森然。
对,爱情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房子住。我觉得单纯的爱情,是决然脱离于物质的,加上了物质的因素就是不够爱。
像原始人的时候,和他在一起是住山洞,和另外一个他在一起也是住山洞,那和谁在一起可以吃更多的肉,这也不是爱情。知道和谁在一起只能吃果子,还要和他在一起,这才是爱情。
可我们要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是婚姻。仅仅有爱的荷尔蒙,不足以撑一生一世。爱情的冲动,也许可以让一个人背井离乡、离家出走、非她不娶、可以罗密欧和朱丽叶,但也许敌不过谁来给孩子换一块尿布、尿完尿是否记得还原好马桶盖、你是和对方爸比妈咪是否相处愉快、是否你想去巴黎他想在家睡大觉。
他也许愿意和你浪迹天涯,可也许三个月后就想吃妈妈做的手擀面。
他也许在你发脾气的时候闭口不言,心里却响起了另外的温柔的她。
她也许愿意和你住在出租屋,回头抱怨姐妹们都在香港shopping。
她也许会有一天嫌你端的洗脚水烫,却抱怨不能泡温泉。
爱情不复杂,是物质复杂、婚姻复杂。
爱情和婚姻,一大半都是装满运气的鸡蛋壳,碰的太用力,反而会脆弱。
等待和付出,
也许转角就会遇到爱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