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终于落幕了,但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要把原著《人民的财产》改名为“突围”呢?谁围了谁呢?
难不成是对贪腐势力围剿的突围?林满江和傅长明打造的万亿帝国还在,他们本人受到了相应惩罚。滋生腐败的生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散播体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观念,另一部分体现在现有制度的缺陷中。如果要完成这两方面的“突围”,确实还有很长的路,他比拍苍蝇和打老虎要难得多。原著小说的结尾就留下了这方面的思考。
犯了法的,可以做“外科手术”拿掉。但够不上的呢?比如陆建设这样的,想贪而没来得及贪,反倒“因祸得福”。新上任那批官员就不贪了吗?那我们就从林满江和齐本安最后的“灵魂对话”开始讨论。
在林满江被拘后,癌症也发展到了最后阶段。他与齐本安的最后对话被称为“灵魂拷问”,可多是些政治正确的“官话”,要么是不咸不淡的片儿汤,别说拷问灵魂,就是面对死亡可能展现出的真诚都没表现出来。
林满江、齐本安、石红杏,三个矿难孤儿曾经托付给了一个师傅。如今红杏死了,林满江连入狱的资格都被癌症剥夺了。林满江眼看着自己的帝国大厦倾覆,连儿子都在某种意义下背离了自己。他跌落悬崖深渊时,最可能的反思是什么?
首先,他作为失败者,最不想见到的人就是齐本安,可偏偏来看他的就是齐本安。他先是拒绝交谈,之后,主动让齐本安帮他换上正装,申请撤掉保安,和他这位“同志加兄弟”进行最后一次有尊严告别交流。
之前,林满江对“同志加兄弟”的解读是“兄弟讲感情,同志讲原则。”,那时他大权在握,齐本安、石红杏的升迁免职,全凭他向下“讲原则”,而他们只能向上“讲感情”。
林满江深谙制度与人情的“辩证关系”。通过管人来管事,通过利益配置忠诚,通过会下利益结盟,掌控会上“民主集中”。通过有自律的忠诚(石红杏)做“防火墙”,通过舔狗做脏事,而最核心的决策限制在他和傅长明之间。
他和齐本安的灵魂拷问始于信仰的分道扬镳,他把突破囿于物质的困扰放在首位。而齐本安把底线坚守和在此之上的价值追求放在首位。
实话说,林满江能从草根一路上到了副部级,也只能发生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了。正是在这一大变局中,那些有能力有胆识的人才能脱颖而出。林满江对中福集团的成长还是做出了贡献,他够拼,够冒险,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我们是无法假设这些暴富者不贪的。有能力的人并不只是做好事、做善事时才有能力。林满江对石红杏的管控相当到位,能让她崇拜到把自己画像挂到家里,洗脑术肯定是炉火纯青了。
这里,也不能排除有没有什么影射。建国后,个人崇拜导致的悲剧今天仍然记忆犹新。石红杏够自律了,大多数在那个位置的人能自己不贪,不能仅仅归结于胆子大小,底线还是有一点,可相对于她操作的事,她却是个失守于底线。“讲感情”超越了法律,投江时估计已经悔青了肠子。
灵魂对话,只能是那些涉及生命意义深度的话题。不同阶层的人面对不同的可能性,可都会面对死亡,活着追求什么?林满江死前想到的是儿子,那是基因的一种继续,这层意义有确实有共识,可他留给儿子是什么呢?他彻底…。
林满江类似乌江边的项羽,走上邪路前也有过辉煌,他甚至认为,作为红色家族的一员,他是不是有拿回被剥夺权力的“正当性”。
只能说,法和相应制度才是可持续式反腐的关键。这方面的进步是有“存量效应”的,而苍蝇也好,老虎也罢,是打不完的。法制的完善程度往往与文明的进步成正比,所以,习主席特别强调依法治国。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国际社会的真正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