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这句话来字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博士黄国平博士论文致谢部分。
黄博士201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 2017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后,进入腾讯,在腾讯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担任高级研究员。这篇广为转发的致谢就是他2017年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的致谢。
在《致谢》中,黄博士回顾了博士毕业之前的人生,打动和激励了很多人。
黄博士是一个典型的用读书改变命运的寒门子弟。
他来自农村山坳,母亲早年离家,父亲也不算尽职,会把孩子捉来卖钱交学费的黄鳝偷卖换成自己的下酒菜。就是这样的父亲也在他17岁时去世了,一直照顾他的婆婆(奶奶)也同年也去世了。但是他还是凭借自己坚持,凭借路上好心人的温暖,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自己人生道路。
图片在黄博士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两个很令人深思的因素:
一个因素是社会结构性的不公。当有的孩子在学费35w的私立学校因为食品是否有机而焦虑时,有的孩子住在漏雨的房子中,靠夜晚抓黄鳝凑自己的学费。就像黄博士致辞中所说的,他得“耗尽心力才能争取到对别人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东西“。他说,“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
如果能消除结构性不公的话,城乡孩子应该能接受到相同的教育,能够同样自由的流动。而K-12的教育费用应该来自社会支持,不应该让一个孩子去抓黄鳝支出。
第二个因素是关于个人可以选择的部分,也就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给定命运的基础/结构有限变化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做哪些选择和变化去自救。
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关于命运或社会结构不公时候,争论最大的点在于改变环境还是改变个人。
两个都能改变当然是最理想的境界。
然而在达到大同社会之前,我的态度是一向是:人是self-agent ,有选择自由。在环境不能改变的时候先争取改变自己。如果只是期待别人来改变系统,会容易陷入等待救世主的心态。然而,理想国不会在短期内出现,更重要的,把一切问题归结为外因,很容易就让渡自己的选择权。
当然,环境或系统需要改变,但是它改变的速度可能很慢。在没有你想要的环境前,先自救,如果有余力,再救其他人,改变环境。
就像文初的黄博士,他拿到的是一把稀巴烂的牌,但是他却没有放弃,打出了自己的牌局。当然,在命运的波涛之前,他可能有侥幸出险的幸运因素。但从个人主观性的角度,我觉得黄博士这个案例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挺多。我大概总结了三点:
1. 寒门子弟,更要学会自创保护性因素
在心理学中,把关爱的父母、充分的经济条件和良好健康状况看作是一个孩子成长的保护性因素,反之则是风险因素。通常,如果有足够的保护性因素,孩子即使经历挫折,也不会被摧垮。
在黄博士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寒门子弟,在缺少保护性资源的状况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以下几种自创途径,供参考:
1)怀有信念。
在黄博士的致谢文中,他说“信念很简单,把书读下去,然后走出去”。
他没有避讳自己生活中的不幸和艰难,以清醒、脚踏实地的态度面对艰难处境。在中学时接触计算机,最后把它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他执着将事情做成,才有现在的结果。
2)保持希望。
希望是比乐观更重要的品质。
研究发现,希望是构成心理韧性的主要因素。希望能够帮助人们克服生活中的消极事件,让人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冷静下来,考虑到更多的可能性。
黄博士说“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3)懂得感恩,并将它们传递出去(pay it forward)。
在黄博士的求学过程中,一路艰难,但也有幸运的瞬间,他遇到了帮助和支持他的人。
我猜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的努力,让他成为一个“值得帮”的人。
他感谢计算机启蒙老师,感谢免除他学费的学校和支持他生活费的人;并且说,“如果还能作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情,那这被辈子就赚了”。
感恩是“对生活中善的感知”,并且“认识到善有一部分来源于我们自身之外”。一个经历过苦难的人,当他和更大的善良联系在一起时,他的生命就被扩展了。
2. 资源是礼物也可能是危险
我这里特别想说下如何使用社会支持的能力。
什么是社会支持呢?社会支持包括父母的社会阶层、温暖有凝聚力的童年家庭环境、婚姻中相互理解的伴侣,或者其他的“稳定的情感关系”。一个人具有了这些,仅仅是拥有了资源,学会认同和使用资源,才是心理弹性的能力。当你有很多的爱和支持时,它们可以是一份礼物,也可以是特权和危险。
黄博士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甚至有很多不公成分在,但是他却走出了自己的路。
但是,也有一些人,来自资源非常丰富的家庭,却无法好好地利用自己的资源,甚至把资源变成了负担。所以,有说法是富不过三代,普遍共识是,不要留给孩子很多钱,像洛克菲勒或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信托基金是一种负担或诅咒。因为生在富裕的资源里,反而会对一切想当然,会把很多原始向上的生命力给谋杀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很多看上去资源丰富的人,并不快乐,也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功和生活。就像我们谈过相互纠缠的“巨婴子女”和“祸害父母”,在一些物质条件丰富的家庭,但是父母子女没有学会认同和内化爱的能力,没有真正的同理心和利他心,丰富的资源反而变成了黄金镣铐。
3. 心理弹性有助于自我修复
有个心理学概念可以帮助理解黄博士的能力,就是:心理弹性,或翻译为复原力。****心理弹性是指克服并战胜逆境,最终获得良好适应的能力。
心理弹性不仅仅是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代数和。心理弹性就像一个有新鲜、青绿核心的嫩枝:当踩在上面时,树枝会弯曲,但又会回弹回来。
它不仅代表一种坚不可摧、富有韧性的能力,也代表一种一旦破裂能再次恢复并成长的能力。
图片长在峭壁边的这蔟紫藤开得正盛
凭借心理弹性,生活中有诸多不利因素的年轻人可以拥有充满爱的关系和创造性的成功,一个“缺少机会”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生活中找到一条路来。
心理弹性的先驱研究者是心理学家Werner 和 Smith 。她们花了40年研究夏威夷的一个名叫艾考岛上的698名儿童,研究从怀孕胎儿开始一直持续了40年。
这些儿童都属于来自有问题的原生家庭人群,例如有围产期并发症、有至少一位心理不健康或酗酒的父母、家庭异常贫困。
持续追踪研究发现,这些孩子中,仍有三分之一成长为身心健康、乐观温暖,有自己的幸福生活的人。两位心理学家称这种具有修复性的人为“蛋壳先生”。蛋壳先生“易感性高,但坚不可摧”。她们还发现,“蛋壳先生”,有一些特征,例如,他们幽默、能照顾到他人(利他)、能够集中精力和控制自己的冲动、有进取心、机智。
图片美国还有个非常著名格鲁克研究(the Glueck study),研究对象的是波士顿地区贫困家庭或家庭环境不利的年轻人。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范伦特(George E. Vaillant) 教授在《自我的智慧》这本书中,分析了这些生活在糟糕甚至风险环境中的儿童的发展历程。他发现,有些孩子,克服了自己在生理(例如视力障碍)认知(智商低于80)家庭(母亲精神疾病、父亲酗酒、幼时无人照顾)的资源限制,在50年后,过着自给自足甚者体面的生活,有稳定的工作和亲密关系。
甚至见多识广的乔治·范伦特教授自己都感叹:如果我没有经过50年的追踪研究,我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发展。人生来就是破碎的,或者就是为了修复。自我的智慧为修复提供了重要资源。
乔治·范伦特教授在分析这些具有克服逆境生长的人时,也归纳了一些要素,例如这些人采用一些更成熟的防御机制,他们有幽默感,有利他的想法,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对未来有希望和预期,他们有更加适应性的归因方式,他们有使用社会支持的能力,等等。
图片我不赞美苦难,更不愿意赞美一个寒门子弟成功背后的苦难。
说实话,在一个依然城乡有别的社会体系里,写这样一篇文章有鸡汤之嫌。
但是,转回头看我们自己。我们也许比黄博士幸运,不是一出生就在泥地里的寒门子弟。但我们每个人还是都有痛哭流涕的黑夜,世界上大概不存在没有压力、没有焦虑、没有悲伤、没有限制、也没有灾难的生活。
所以这也是黄博士的案例打动我们的原因。在资源微弱的时候,不放弃,也能找到自己的路;资源丰富的人,要学习善用资源,不仅自己发展,也能成为像黄博士的计算机老师、支持他的胡叔叔那样可以点亮别人生命消除他人困难的人。
前两天,我去看了4K重制版《指环王1:护戒使者》。
指环王这部电影估计大家都知道,不过我还是简略地说下:
黑暗魔君索伦在数千年前铸造了一枚具有无上权力的至尊魔戒,拥有奴役世界的邪恶力量。在2500年后,索伦正在重新建造要塞巴拉多,集结无数的半兽人,准备以大军夺取魔戒,并且征服全世界。
甘道夫说服霍比特人佛罗多将至尊魔戒送到末日山脉的烈焰中彻底销毁。陪伴他的除了三个好朋友山姆、皮平和梅利,还有甘道夫、阿拉贡、精灵莱戈拉斯、人类博罗米尔、矮人金利。
一路上,弗罗多除了要逃避索伦爪牙黑骑士和半兽人的追杀之外,更要抵抗至尊魔戒本身的邪恶诱惑。
图片多年前我看这部电影,觉得就是一部制作精良魔幻主题的电影而已。
这些年我由于做life coach,在接触了很多客户在日常生活的挣扎和自我救赎后,再重温这部电影时,突然发现这个电影里最打动人的是:普通人的英雄主义。在下午空旷的iMAX放映厅中,我看着屏幕好几次“老泪纵横”。
在电影中,佛罗多觉得无法承载护送和销毁魔戒的命运,他后悔地对甘道夫后说:我宁愿自己这个戒指没有找上我。
甘道夫说,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决定的是,面对难关时作出的选择。
图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参考阅读:
Journeys from Childhood to Midlife: Risk,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by Emmy E. Werner and Ruth S. Smith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1,
*[美]乔治范伦特(George E. Vaillant)著;张洁,宋欣欣,童俊 译. 自我的智慧 (Chinese Edition)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