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诸葛亮作《出师表》准备北伐
【原文】
三月,蜀丞相亮率诸军北驻汉中,使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统留府事。临发,上疏曰: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端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于沔北阳平石马。
亮辟广汉太守姚伷为掾,伷并进文武之士,亮称之曰:“忠益者莫大于进人,进人者各务其所尚。今姚掾并存刚柔以广文武之用,可谓博雅矣。愿诸掾各希此事以属其望。”
【原文2】
帝闻诸葛亮在汉中,欲大发兵就攻之,以问散骑常侍孙资,资曰:“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
又,武皇帝圣于用兵,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桡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及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更:汉代指轮流更替的兵役。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
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埸,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敝。”帝乃止。
--【原文华译】(《出师表》原文精彩,这里不引用翻译,只引用最后一段)---
皇帝曹叡听说诸葛亮在汉中,想发兵攻击,咨询散骑常侍孙资意见,孙资说:“当年武皇帝(曹操)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陷入危境,后来侥幸成功,还亲自前往救出夏侯渊部队。武皇帝数次说:‘南郑简直是天狱!而中间的斜谷道简直就是五百里石穴!’这是说地形之险,对能救出夏侯渊喜出望外。
又,武皇帝圣于用兵,但是,对蜀贼棲于山崖,吴虏窜于江湖,他都能容忍,避开他们,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这正是所谓见到胜机才出战、没有机会就知难而退的道理。今天我们如果进军南郑讨伐诸葛亮,道路险阻,计算一下所需兵力巨大,及粮食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制吴军水贼的十五六万人,也要调往南郑前线,除此之外,恐怕还需要征调新兵和物资,天下骚动,费力广大,这是陛下要深思的。
战争这件事,进攻方需要投入的力量,至少是防守方的三倍,我们不如就以现有的部队,分别命大将据守险要地形,足以让敌人打不进来,疆场清净无事,将士们高卧帐中,百姓平安无事。数年之间,中原越来越强盛,吴、蜀二虏自己就垮台了。”
曹叡于是停止。
【学以致用】
01,记得读书的时候要背诵《出师表》的,但现在早忘记的差不多了, 对于这个现象,我是比较认同倪师的说法
背《出师表》只是在“形”上面做功夫,但却不是在正点上,而应该在“神”上面做功夫, 去思考诸葛亮什么情况下写这篇奏折,为什么要写这份奏折,假如你是刘禅,你看了会怎样?假如你是诸葛亮,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也许老师也只是走个过场,比较考试,默写会是这里面的内容,记住了就能加分
但家长,或者老师愿意与学生多思考探讨下这背后的东西,或许会更好
也许老师当年跟我讲了,但是我没有放在心上,也不会有什么印象,思考程度一定不会很深的
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我当年看的书是极少的,三国演义我都没看完
我还是除了社会之后,有了一个习惯,喜欢休息的时候待在书店,从那之后才完整的看了一遍《三国演义》,只有一遍, 同时也看了一遍陈寿写的《三国志》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我当时脑海里面并没有整体的架构图,对这段历史是不了解的,不了解来龙去脉,不知道各种人物背后的线路图与立场,当然体会不到诸葛亮为什么要出兵北伐
就像上中学的时候,那堂课讲到了西安事变,老师当年问我,如果是我处在当年的环境下,杀不杀蒋? 我说不杀。 同学们都笑了
当时我都是猜的,反正历史书上不杀,那就不杀
不像现在能思考的更深一点
我的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启发就是: 家里面一定要多备点书(本布衣,农村出来的)
当家里的书多了之后,人就会自动自发的去翻一下,可能一不小心就翻到了有意思的一页
我前文讲过,真正教人智慧的,在过往的历史当中,而不是一两句金句,或者佛家的某一句偈语,所以,像这种《资治通鉴》类别的系列大头部书籍,可以引导和带动小孩子一起学习
自己如果实在懒得看,打不了让小孩子看了之后讲给你听,教人能够让被教的人成长的更快,我验证过,深有体会。
02,诸葛亮知不知道北伐基本上是很难成功的? 我估计凭他的智慧肯定算的到,只是不能说而已
你看,后面的孙资就看的清清楚楚,孙资就属于那种真正的高手,不显山不露水不留名的那种
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要牺牲大量的人,财,物
或许就是在转化矛盾,一是重新确定蜀汉人们的目标导向,曹魏是第一大敌, 二是,给东吴示范,把东吴裹挟到自己的统一战线,虽然东吴是杀关羽,打败刘备凶手,但是这个矛盾不能成为主要矛盾,不然,曹魏就更得利了
但是,诸葛亮如果是这个目的,会不会提前与刘禅沟通这个事情呢?
也就是说,先把战略意图先说了,然后在上一奏折,并且公之于众
也许没有这个“如果”,也许没有这样的沟通
蜀汉这家公司,从一开始就意味着体量不会很大,也不会长久
根本点,还是在刘备这个创始人的身上,这个领导人志向与胸怀,以及为组织设定的纲领,道路,方针决定了这家公司能走多远。
就像我们自己经营企业一样的,除了上面这些“务虚”层面的因素点,还得考虑“股权架构”,架构的设计,也同样决定了未来的体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