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从诸葛亮的失败看中国文人价值观的差异

从诸葛亮的失败看中国文人价值观的差异

作者: 向着标竿 | 来源:发表于2018-03-08 22:12 被阅读48次

            众所周知,《出师表》 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千百年来,《出师表》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在国家政局动荡,内忧或外患之时,更是引发了仁人志士对国家栋梁之材的呼唤。杜甫的《蜀相》一诗正是他面对安史之乱时,渴望有诸葛亮那样能平息乱世之能臣的心声;宗泽临终时反复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与陆游的“出事一表真名师,千载谁堪伯仲间“都是面对当时金朝外侵自己不能像诸葛亮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喟叹。

            齐家、治国、平天下,自从汉朝确立儒家正统地位以来,历代文人、士大夫,都把这句话作为自己毕生追求奋斗的目标,认为只有达到这个目标,自己的人生才算有价值。那么,这种价值观内涵是否都相同一致呢?

          《 出师表》开头就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不说刘备去世,单就“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益州,这里代表的是整个蜀国。国计民生困顿衰弱,这时却要去北伐魏国,这理由实在不成立,没听说过哪个国家穷困到不行了,却去侵略一个比自己还强大的国家,而且还是劳师远征。不要说去打别人,能保证自己不被人家欺负就已经是万幸了。

            但诸葛亮就是北伐了,而且还是不止一次,面对蜀国上上下下的质疑,诸葛亮的解释是“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后出师表》)。这说辞实在勉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呢?对刘备的知遇之恩予以回报固然有之,但更重要的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念。

            如果诸葛亮处在杜甫、陆游的年代,他的这一番作为是毋庸置疑值得肯定的,可他偏偏处在三国内乱时期实力最弱、地盘最小的蜀汉,在这样一个时候频频出兵,显然不是明智的,但他生命中那种儒家的使命感已经让他停不下来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后出师表》)天下姓刘,其他人做皇帝就是大逆不道,都属非法,必须要讨伐。

            天下为公,皇帝凭什么一定姓刘,他以前不是姓赢吗?可诸葛亮偏偏就认这个死理,虽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以说,这就是他治国、平天下的具体思想。

            另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读书人也受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治国、平天下的含义却与诸葛亮完全不同, 面对蒙古强大铁骑的滚滚红尘,几乎没有任何希望的他依然率领军队奋起抵抗,在他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感叹后,慨然赴死。名垂青史,不是他的本意,他的本义是逐出外族的入侵,使大宋的天下太平。他就是文天祥。

            明代僧人姚广孝,本来应该在寺庙念经诵佛,可饱读诗书,满腹韬略的他内心却不安于现状,他出谋划策怂恿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以致举国硝烟、天下大乱,他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后来实现了:帮助野心家朱棣完成了霸业。

            看着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曾国藩高举起闪着寒光的屠刀,对着因饥寒交迫、走投无路而起义的太平军大开杀戒,以至于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对于“曾剃头”这样的一个称号,曾国藩丝毫没有觉得任何愧疚,反而感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实现了:不管怎样,大清绝对不能乱,维稳第一。

            由此可见,同样是治国、平天下,在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人,含义却不尽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诸葛亮的失败看中国文人价值观的差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du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