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问题瞬间
你肯定遇到过这样不知趣的人,上来就打断你的对话,贼能打岔,气的想削他!我上周就遇到了这么个同学,在我兴高采烈的把新看的一本书想要分享给师弟的时候,他上来就问了好多问题。我当时的反应是很不愉快的,觉得他没礼貌,他的问题和我要说的没有关系,所以他的思路是不对的,简单强调他在乎这些没有用,继续给师弟分享。
结果你知道吧,这个同学不依不饶,继续打岔,我真的是要崩溃了,继续沿用刚刚的战术,否定他和他的问题。
为啥一定要分享给师弟
并不是因为师弟是小鲜肉要和他套近乎才分享,而是看完这本书真的觉得里面的东西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它用非常简单的故事形式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呈现的清清楚楚,涉及到了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面,道理简单,易学易用。教就是最好的学,给别人说一遍能够加深自己的印象和理解,事实也确实如此,在给师弟讲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一部分盲区,在应对这个讨厌的同学的时候我也再次把书中的盒子理论深入消化了一下。
我要分享的内容
《别找替罪羊》原书讲述了刚刚跳槽到新公司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工作业绩突出,但和妻子孩子的关系似乎存在危机。他在上班第一天就严厉的训斥了一名下属。但可以确定的是,他遇到了两个非常好的领导,抽出了两天时间和他,认真的聊了下公司的价值观,亲切地解决了他自己自身的盒子问题,让他有一个全新的状态投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中。读这个书的过程中就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仅仅是认真的交谈就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认真做出改变,这是一个领导的魅力,也是一家公司能够良好经营下去,关心每一个员工,不仅仅是给他们薪水,而是给他们健康的思维方式,帮他们看到困境并且指引他们走出困境。
想看这本书的原因是近阶段自己的状态很不好,做事情总是找借口。抱怨同事不替自己着想、和老师交流埋怨老师、遇见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说他没有眼光,总之所遇见的问题都是别人的原因。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就好像我不喜欢生病一样,感觉自己思想上出了一些问题。正好这本书的盒子思维讲述了我的这种病症。
当我们在盒子里的时候,只是把别人当成了物品!
原文中是这样说的,但我的理解是,当我们不能够客观看待自己面临的人事物的时候,当我们所有的言行中加入了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愤怒、怀疑则会让我们处于一种很狭隘的思维状态。就像开篇的我一样,心心念念的想赶快分享,却主观的认为插话的同学没有礼貌,而故意屏蔽他的言行。但注意,同学在打断我之前说了:“我不好意思打断一下,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么?”请问这句话是没有礼貌的么?不算是,不是很唐突,有请求的意味在里面。那请问我同学选择在自己产生疑问的时候问出了这个问题有不礼貌么?也还好,开放式的交流问个问题怎么就没礼貌了?
那问题就来了,我当时为什么就认为人家没礼貌呢?因为我先入为主的觉得他是有问题的,跳进盒子的我就没有脑子去想他问的问题是什么了,更别提解答了。以至于一个简单的问题都没有给人家正面回答,导致我们两个来回厮杀了好几个回合,旁边的师弟都已经尴尬到怕我们两个吵起来。
当我们在盒子里的时候也会把别人推到盒子里,愈演愈烈!
还好我及时醒悟,不能让这尴尬的场面继续下去。于是静下来重新梳理了一下刚刚发生过的事情,我只是想给师弟分享一下我学到的内容,同学来了也并不耽误我,但他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他想表达什么呢?之前的一切都起因于我在盒子里面,认为同学是没有礼貌的,讨厌他。
之后发生的是这样,当我带着情绪的时候,即使我极力伪装,也还是会被对方察觉,我越不想理他,我这个同学就越来劲儿,非要问出个所以然不可,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没有脑子来分析我为什么会是现在这种倔驴状态,他也在盒子里,她觉得我执拗不可理喻。于是我越来越气愤,他也觉得我很讨厌总是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我们两个就僵持不下,没法达到各自的目的。这就是交谈双方有一方先进入了盒子则另外一方也不能够幸免。
走出盒子——当我们客观的关注对方的需求的时候,反倒是最快最好的解决方式!
当我尝试停下来思考后,整个交谈的过程也就清晰了,我开始关注我的这位同学想表达什么,明确的解答他的问题之后,我没有继续给师弟分享说里面的内容,而是把刚刚发生在我和同学之间的事情用盒子的思维给他讲了一遍,师弟开心的说他懂了,看一个实际的案例比听书里的故事更加的逼真和有效。
是的,书里面讲了谁的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讲述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主观臆断的毛病,这种毛病导致大家把问题都归咎在别人身上,为现状找一个替罪羊,这种毛病总是会耽误我们所要完成的事情,阻碍正常的沟通。所以想要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更好的理解对方、推进行程就是要时刻检查自己是否在盒子里面,如果在就快点走出来!没有替罪羊,只有盒子里面的人。
更多生活、工作的故事还请阅读原书哦,很薄很有指导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