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网课上,学到一段样板戏《龙江颂》选段西皮快板“手捧宝书”,是剧中女主角江水英的唱段。
戏词是:
手捧宝书满心暖,一轮红日照胸间。毫不利己破私念,专门利人公在先。有私念,近在咫尺人隔远,立公字,遥距天涯心相连。读宝书,耳边犹闻党召唤,似战鼓,催征人快马加鞭。
龙江颂是六七十年代八大样板戏之后的一出戏,我这个年龄,对样板戏的红灯记和沙家浜这两出戏还有点印象,而龙江颂却比较陌生。
遇到不懂的就学就问,网上查资料,查到龙江颂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1963年春,东南沿海某地遇到特大干旱,县委决定在龙江大队堤外堵江抗旱。九龙江地势低,旱区地势高,如果筑起拦江大坝,挡住上游水流,逼江水改道,就可以把水送到旱区。龙江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坚决执行县委指示,主动承担起最重任务,作了很大牺牲。而大队长李志田具有本位主义思想,不肯牺牲大队利益。这时,暗藏的阶级敌人黄国忠借机四处捣乱,破坏堵江抗旱,并利用李志田的弱点,企图关掉大坝闸门。江水英用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思想和实际行动,耐心地帮助李志田转变了思想,又依靠群众揪出了黄国忠,揭露了黄国忠以前是欺压百姓的狗腿子的罪恶历史,并将他逮捕法办。龙江水终于送到了旱区,解救了九万亩受旱土地。第二年,后山各个生产队都获得了大丰收,龙江大队也补回了损失的粮食。
戏外故事:龙江颂是根据真实背景改编的,电影上映后,没想到对原型造成了很大影响。原型是南方谋省某村原大队支书郑饭桶,生产队长郑流诞,都是男的,为了突出京剧的好听好看,电影把男支书变成了女支书,为了增加剧情的矛盾冲突,把队长改编成了破坏抗旱阻挠堵江的落后分子。之后,原支书一路绿灯,被提拔升职,多次被采访成先进人物,而队长在文革中被揪出批斗,结局悲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