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什么样的保险才“不骗人”?

什么样的保险才“不骗人”?

作者: 东南亚渣叔 | 来源:发表于2019-06-18 17:34 被阅读0次

    今天聊聊,我们为什么“讨厌”保险?什么样的保险才能不骗人?

    01

    保险为何讨厌?保险怎么骗人?

    从心理层面上讲,消费者购买保险时一般会带有一定的赔付心理预期,尤其一些长期人身险,支付了很多保费,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却不能赔付,或赔付金额达不到预期时,在情感与金钱双重打击下,只会令人越发对保险反感,直接吐槽“我再也不相信保险了”

    从社会层面上讲,国人过度依赖熟人社会来应对不可预知的风险,所以才一直流传“养儿防老、大病众筹”的做法。加上传统吃大锅饭、依赖国家医保的社会背景,保险在国内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认同。另外,误导事件、理赔纠纷事件、远低预期的保单分红等消极事件只要一发生,就极容易传播并引起社会的深度反响,都进一步削弱了对保险的信任。

    在比比皆是的血泪史中,我总结了几个“保险骗人”的现象:

    1. 买了不对:想买理财,买到的是保险

    在2015年保监会公布的投诉数据中,关于人身险的投诉案件,银邮代理渠道达1033个,占35.06%。以银行理财、存款等名义销售保险产品、夸大收益,成为误导消费者的一大问题。或许你平时在银行办理业务的同时,柜台人员可能会向你推荐一份看起来收益不错的“理财产品”,但最后却发现这个是一份红利分配不确定的分红保险,提前退保还有损失,你说气不气!

    2. 买了不赔:“理赔难”

    2010年陕西省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全省保险行业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指出:有近五成消费者担心“购买容易理赔难”。

    保险条款太专业,普通消费者很难完全理解,一旦代理人不够专业和称职,无法准确解释合同内容,很有可能使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出现偏差,造成理赔时的麻烦。另外,在投保时健康告知环节,如果消费者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甚至被一些居心不良的销售误导了,自然会影响日后的理赔。

    3. 买了不赚:分红险成灾区

    分红险作为“保险骗人”说法下的另一个重灾区,多年来一直是“销售误导”类型投诉中的常客。只关注销售时的分红演示,不谈实际风险的情况,见太多了。最后当实际保单分红收益低于预期,就会落得“保险都是骗人”的下场。

    保险其实也是一种投资行为,不过这种投资的核心在于减损,而不是盈利!在于保障,而不在于理财!在分红险的保险合同中,明确规定“保单红利是不保证的“,所以奉劝各位希望用保险来理财的朋友,要关注这点。

    其实,保险作为抵御风险的工具,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可恶“。骗人之嫌,某种程度是由于代理人员和保险公司的执业不规范,以及消费者本身对保险认识不够透彻造成的误解。

    02

    保险乱象,从何而起

    面对保险的乱象,可以归纳为下面这些原因:

    1. 不够成熟的代理人制度

    首先,这种乱象本身是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成熟如美国、香港、日本的保险市场,也遭遇过代理人乱象。保险公司过分追求保费、唯业绩论的经营思路,很容易造成对某些问题的相对“短视”。

    在这种“短期获利”的思路引导下,保险公司的培训往往只是应付式、快速化,往往希望通过短期培训让代理人快速产生销售绩效,所以培训一般以产品讲解、销售话术和业务促成为主。至于从业过程的合规要求、产品保障范围、责任免除、健康告知、理赔流程等细节的培训非常至少。

    不少刚入职不久的保险新人,在各种“组织发展利益”的诱惑下开始增员发展队伍,而这些刚转正的新人还肩负对增员对象的保险培训、销售辅导工作,你觉得靠谱吗?

    另外,代理人本身在高度的考核压力下,他们本身也更关注业务促成。在合同细节讲解、健康告知环节和一些容易导致售后纠纷的问题上,他们可能会选择性忽视,尤其是健康告知环节。

    2. 互联网保险的潜在“雷区”

    互联网保险的兴起,可能会成为未来引发“保险骗人”说法的另一个雷区,从保监会公布的数据看,2015年互联网保险投诉量同比增长了46.51%。

    对于一些责任简单、或者能嵌入到场景中去的保险产品,并不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例如重疾险、医疗险等产品,如果平台本身没有足够好的产品引导,将这些产品的销售模式跟普通商品对等起来,只通过所谓“最高性价比”的逻辑来卖,忽略保障功能的解读、健康告知的解读、投保后各种保全理赔服务的解读,甚至通过所谓类似传销的高推荐奖励方式传播销售,个人认为这很容易会造成“保险骗人”的雷区。

    所以不难发现,“骗人”的往往不是保险本身,而是促成消费者购买的渠道,渠道出现问题,那消费者接受的讯息和服务自然变了味。

    03

    怎样的保险才能“不骗人”

    1. 个人销售渠道: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对于保险的信任问题,除了公司和市场层面的原因,大家都更习惯将代理人作为口诛笔伐的对象,代理人制度成为“保险骗人”所有问题爆发的出口,但是不是这种制度就注定会“骗人”吗?事实并不是这样。

    在上世纪中后期,日本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营销队伍的大规模扩展也曾经导致过市场满意度低、误导频发等问题,不过在70年代,日本进行了保险市场的改革,提高了销售准入门槛,严格规范销售行为,并注重培训,对各种不良销售行为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过去的混乱终于得到了解决。当然,国内代理人的入门门槛低是不争事实,这里有历史原因。但是作为保险公司,其实还是有大把手段去控制并保证代理人队伍的职业素质,只不过在这种“拼增员”的局势下,选择了“更重数量而不是质量”的道路。

    关于培训和晋升,分享一些日本的经验。日本保险销售人员的培训课程包含一般、专业、应用和寿险大学课程,涉及基础知识、销售技巧、金融和财务顾问知识、还有成为专家方向的知识。入职之后,需要经过2年的正式培训才能成为独立营销员。日本的顶尖保险专家并不是简单以业绩论,他们还需要通过多年培训和层层考试才能获得最高职称

    另外,日本保险公司对业务人员的考核更加注重售后服务和客服满意度,改变过往单业绩论,对于业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非常有效。

    得到日本的启示,我建议,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保险公司,一定要重构对代理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的培训和考试体系,并且要从严执行。

    对业务员的考核,不能再简单的以业绩或者保单继续率论,还要适当加入更多的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以及纠纷情况作为评价。

    其次,监管机构应当建立针对销售人员的信息公布制度与诚信评级记录,建立专属销售档案,记录其销售历史、客户投诉历史等。并且将销售队伍的素质评估与保险公司的品牌声誉建立直接联系,倒逼保险公司重视对销售人员培训。

    2. 网销渠道:产品导购式的自助服务

    “为什么保险不能像普通商品一样通过自动贩售机进行销售?” 

    如果将来有人实现了这件事情,一方面通过高效的投保流程,利用例如人工智能的技术、让消费者清晰了解自己的风险以及解决风险所需要的保险产品,另一方面将保险产品的责任以及背后的定价变得透明清晰,甚至连投保后的保单维护、交费管理、理赔时的处理流程等都告知得一清二楚,这样的网销保险应该就不会再被认为是骗人了吧? 

    其实,这件事情对保险公司同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产品责任进行合理拆分和重构,将保险条款进行合理优化变得更通俗易懂、甚至优化自身的健康告知方式、在线保全变更流程和理赔服务流程,提高客户体验等

    当然,网销保险的普及,还要建立在消费者保险意识的变化上,例如我们开始重视保险保障功能,关注保险费的支出,对价格和保障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人情投保、强制推销这些传统销售模式心生不满。

    小结

    保险是骗人的,其实更多是大众基于心理和社会原因的一种误读,当然保险市场仍不够成熟,仍存在不少问题,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但保险作为一种抵御风险的契约型产品,本质上并不会有骗人之嫌,勿因噎废食,因为误解或不愉快的服务经历,而放弃保障。

    对于如何减少被“骗”,有以下一些建议:

    1. 购买保险前搞清楚个人需求,适合才买,盲目从众也是不对的。

    2.认真阅读保险合同的保险责任描述、免责条款、重疾定义(保险公司定义的重疾和普通人认为的重疾很大区别),分红提示等,如有不明白,一定要问个清清楚楚,代理人有责任向你解释。

    3.做好如实告知,切莫被误导。关于一些疾病告知或者保单利益演示过程,可能的情况下留取一定的证据这里精算君要给弘康、平安健康和众安在线的产品打call,通过在线智能核保系统,很好满足了这一点的要求。

    4.熟悉惯用的“促销”手段,例如送礼品、多次上门服务—让你不好意思不买、“你的生日快到了,现在买保费更便宜”...这些都是障眼法,自己考虑清楚再做决定。对于一心想成交、对保障内容不熟悉、条款解释不耐烦的代理人,直接pass。

    5. 如果确实购买到不适合的产品,犹豫期内尽快退保,犹豫期是指签收保险合同后的一段时间,通常是10天。

    文章来源:鸟窝读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样的保险才“不骗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kq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