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下午,阳光很好,正是出门散步的好天气。虽然室外温度仍然是个位数,特别是在阴凉处,还是能够感觉到冻手,因而大衣、羽绒服,基本都是出门的标配。
这种天气、温度在当地算是最冷的天了。再冷也冷不到哪里去,因为本地极少会出现零度的天气。
出门选择的是网约车。提前在手机上下单,很快就有车子接单,从手机地图上能够实时看到网约车的位置,同时有提示几分钟能够到达候车点,因而让坐车的人心中有数,心里也不会着急。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打的,那真是有时候十几分钟都等不到一辆空车。
手机里有网约车的车牌号以及车颜色,因而很快就能锁定前面的车,正是自己约的车。上车报了手机4位尾号,查验无误就可以出发了。
平时网约车坐的少,这次坐发现都有打折,7公里多的路程,只花了15块多,算下来每公里也就两块多,还是挺划算的。
到了公园,里面人很多,能看到很多穿着古代人的衣服在那里拍照拍视频,进行各种活动,很多都是全家大人小孩一起出来散步,晒晒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转了大概两个多小时,回去的时候也是找的网约车,但跟来时的距离稍远一些,因为公园有好几个门。
约到了第一辆车,看到距离还挺远,有两三公里,等了一会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司机师傅打来的,说自己的轮胎车压有点低,现在要去给车轮胎打气,不能过来了。
听完之后就取消了这个单子,原因写着跟司机协商好。又继续约下一辆车,没多久又打到了,一看是在江对岸的一辆车,缓慢地朝这边开过来,没多久又来个电话,说嫌距离太远,不想接单。
那就算了,又继续取消订单,也是跟前一个同样的理由。直到约第三辆车才从江对岸慢慢地开过来,等看到约的这辆车时,发现他开进了旁边的小巷子里,给他招手也没看到,便走进小巷子。
但也不见车的踪影,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地从里面开出来。原来司机知道这个上车点地形比较复杂,交通管制也比较严格,这里旁边有个小巷子,便进去掉个头再出来。
上了车,按照智能推荐的路线,一路还算顺畅,跟我们平时走的路根本不一样,平时可能因为多是电动车,因而对路况基本没有什么概念。
但开车就不一样了,那些路其实都很窄,汽车根本不好通行,因而智能规划的路线就是另外一条比较宽但红绿灯比较少的路。8公里多的路程算下来,只有22块多,每公里也就是两块多。
网约车司机基本都是兼职。回来返程听这辆车的司机说,这一单本来也不想接,主要还是闲的没事干,因为跟人合伙开夜市,现在还没到点,等接完几单晚上还得开工。
这时才想起来前面两单不愿意接,可能都是嫌路远的缘故。第一个还给了车胎气压低的理由,这也太寸了,八成是骗人。第二个算是比较直接一点。
因为网约车也受平台的限制,不是你想接就能接的,都是平台指派接单。
当然,车费相对便宜还有一个因素,网约车都是充电车,大概是烧油车成本的三分之一。因而现在很多出租车也都换成了充电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