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盐五言六
我——言儿,珍儿,荷儿,阿康,阿华,大头,矮珠,这七个同龄的孩子一块儿上学,一块儿玩耍。放假的日子里,总是在村子里闹腾,像一群猴子似的上蹿下跳,成了村子里一抹独特的风景。
村里有个比我们大十来岁的哥哥,大人们总说他特别聪明,肯定是要上大学的。他每次看到我们七个孩子钻在竹林里疯玩,就戏称我们是:竹林七闲。
我追问他:什么是竹林七闲?
他笑嘻嘻地说:我就是眼红你们,有那么多空闲时间玩儿。
我们听了之后,开心地笑着,互相打闹着,不停地念“竹林七闲,竹林七闲……”感觉这名字很好听,还特别骄傲!
后来长大一些,才知道“竹林七贤”是指古代的七位文人,喜欢在竹林边喝酒作诗,后来大家就称他们是“竹林七贤”,那可是智慧贤德的“贤”,而非我们这群没事儿瞎玩的“闲人”啊!哈哈哈
今天特意百度了一下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竹林七闲”闲事儿多。
夏季的竹林,除了搭吊床,打秋千,最好玩的就得数爬竹竿了。
如果你走进我奶奶家屋后的竹林,在竹林深处,会看到竹子下的泥土被踩踏得很平整,光溜溜的,亮晶晶的。这一片光滑的泥土附近,竹子长得很粗壮,笔直笔直的。
最有趣的是,这些壮硕的竹子身上都会刻有稀奇百怪的记号。有的看起来像个字儿,比如“言”、“头”这种简单的没几笔的名字;有的是划痕,有三撇儿,有十字儿;有的干脆是刮成长条形的一块,就像竖着贴了张创口贴似的。
其实这些记号代表着竹子的归属权。我个头高,手脚长,挑的竹子就特粗壮;矮珠是我们七个种最小的,他挑的竹子当然也是小一些的,不够高的那种。
为什么分得这么清楚,各有所属呢?
当然是为了爬竿比赛。
平时爬上爬下,我们早就摸透了哪根竹子最好用。双手抓着用得上力,双脚绞着不大不小,能自如把控的竹子,才是适合自己的。
爬竹竿比赛开始前,我们人手一根竹子,伸长手臂,在头顶上方一掌处,双手抓稳竹竿。听到“预备…开始!”后,双手用力一拉,双脚一跳,离地,弯曲膝盖,脚掌呈小八字,夹住竹竿。
此时双肘弯曲了,手掌就在下巴处。你得赶紧腾出一只手来,伸直了,去抓住高处的一节,用力一拉,紧接着换个手,去够更高处的一节,用力拉。在双手轮流交换攀爬的时候,双脚配合着节奏一蹬,身子就紧挨着竹竿提上去了。
攀、拉、蹬的动作不断重复,自然连贯,你就会看到我们一个个像竹节虫似的,身子一弓一伸,贴着竹竿,到了竹叶茂密处。
仰望我们吧!哈哈哈…
在竹竿上方的感觉特别爽,可以放松脚底板,用小腿肚子绞着竹竿就稳当了。伸开一个手臂,在空中甩几圈,或者拍打身边的竹叶,发出唰唰的响声。看着低处还在努力攀爬的伙伴,摇晃一下他们的竹子,让他们爬不上来。哈哈,别提有多得意了!
大人们嘴巴上说自己如何如何厉害,但真要跟我们比爬竹竿的时候,都是爬不上去,必输无疑。
要说爬竹竿的速度,我是赛不过啊华的。他的双脚可以绞住竹竿,用一个脚背一个脚跟窝夹着,爬得特快,中途绝不下滑。
我学不来他的方法,有一次爬得脚背上蹭出血来了,都没成功。只好放弃!
不过,我有个绝活儿,也是他们几个学不来的,那就是换竹竿。
爬到竹子上端时,竹竿就会变细,承受不住我这只小猴子的重量,自然会往一边斜过去。这时候,只要一只手大胆放开手里的竹竿,去勾住旁边的一根,用力一拉。竹子和身子就会靠近旁边的竹子,顺势把另一只手换过去,身子一荡,脚也跟过去稳稳攀住。OK,成功换到另一根竹子上啦!
用这个方法,可以换到伙伴们手里的竹子上,攀在他们头顶处,做个鬼脸,吓唬吓唬他们,然后哈哈大笑着换到别处。一根又一根,牛得很!
我这换竹的身手,让伙伴们羡慕不已,他们也都学着这样玩儿,但都没有我那么灵活,没换两根,准会滑下去。
现在想想,那时候小小的人儿,怎么会有那么多力气,那么大的胆量?或许就是俗话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投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