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写进了我们历史教科书里的反抗暴政,反抗压迫的阶级斗争史。是农民第一次拿起武器为争取自身的权利自由最为典型的范例。这还是我们不管是期中期末考试试卷里必须要考的保留题目。可以想象我们对这起历史事件的烂熟之深刻,于心之坚信,已经达到了圣经的高度。当然,如果我们有圣经的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106/a7bd692be9ae3995.jpg)
在当时,我们纯真地认为这历史教科书里写就的东西,就是真正的历史事实。想想,西洋人有几个敢质疑圣经?质疑神?到我们这里,有几个人会去质疑《史记》,质疑太史公司马迁纯正的官方纪事?
后人之所以会对以前的历史有所质疑,关键在于似乎发现一些没把故事编园的蛛丝马迹。
这则历史故事最初记载在太史公的《史记·陈涉世家》中。而质疑也便从他所写的一段文字开始的。这段话是这样写的:“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106/737cbe1fb3325f31.jpg)
我的老天!你是农民起义军,是发起的一场底层民众至下而上的革命战争!你这里撑着秦帝国第一继承人与楚国第一贵族大将的牌子造反算怎么回事儿?这就让我们疑心,农民造反的动机并没有那么单纯。甚至,质疑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行动到底有没有发生?
因为就在前一年,秦始皇死在了巡游的路上,死时在身边的只有胡亥,赵高,李斯与侍候皇上的宦臣数人。这样,李斯赵高为了自己日后的政治前途,便拥立次子胡亥为继承人,并假传圣旨,赐公子复苏、大将蒙恬自行了断!而这里最为怪异的是,扶苏不经徵别圣旨的真假,也不听大将蒙恬的劝谏,立马就自裁了!这是至今史学界都难已理解的一个千古迷案。这就不能不让我们去分析,难道扶苏的死与这司马迁笔下所谓的大泽乡起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太史公又在这里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106/3ec64481e7998dbc.jpg)
因为,在秦王政未上位时,秦国一直都在外戚,楚国芈氏家族的控制之下,但随着秦王政长大后全面亲政,这股外戚势力,以赵姬的流放与吕不韦的自尽而宣告终结。但秦王政并未对这股势力穷追猛打,原因大该是因为,赵姬不管怎样也是他亲妈。所以即便是在秦统一六国后,秦王政也没有去触动他们。这多少让他们有了一些许翻本儿的念想。而在当时,只是尽可能低调做人,保存实力,吸聚力量,以图来日,而这个来日并没有叫芈家氏家族等多久。随着扶苏被赐自尽,于是,这便成了芈氏家族讨回权力的摔杯之号。
所以,太史公大泽乡的农民起义是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芈家军推翻秦暴政复辟楚国是真。但在当时的西汉,恰逢是汉武大帝颁布《退恩令》的档口上,司马迁敢这么写吗?直接写芈家复辟大楚,大秦从回战国?那他老人家长再多个脑袋怕也不够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