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做活动,满一百返五十,二百返一百,以此类推,宝宝正是读书的年纪,给她选了一套童书,然后就是凑单,买几本书给自己。
先声明,我不是没钱,买书的钱永远有的,而且书又的确不是什么太奢侈的东西。当年做学生的时候,口袋里没什么钱,买书也从来没犹豫过。问题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书都在网上或者电子阅读器上读了,觉得值得捧在手心里读的书越来越少。
什么样的书才值得捧在手里呢?爽文就算了,这种书就像用来装汉堡的盒子,东西吃完,随手一丢就是了,买了占地方,扔了又显得很浪费。
有些书很大牌,但真的不是自己的菜。比如很多俄罗斯文学,内容自然是好得不得了,但就像博尔赫斯说托尔斯泰:“又大又松。”我看不了,没有博尔赫斯的才华,倒有他的脾气,不喜欢在那些废话中浪费生命,因此都是跳读。(顺便说一句,博老刚被卖到美国的时候,叫好不叫座,因为他的短篇太棒了,读者都在等他的长篇,殊不知博老根本不写长篇。浅薄的美国读者,只知大块肉,不懂小海鲜。)
还有一些就是工具,各种励志类,启发类或者方法类的书类,这种书都遵循一种规则,提出问题,指明方法,解决问题。除了特别切题的有那么一两本,其它的都是在网上看了,做个笔记,然后记住笔记,最后就算了。
真正值得捧在手里的是那种对胃口,真挚却又细腻的书,每一行都有一行的份量,每个字都可以闪光的书,把它拿在手里,就像是一次小小的心灵朝圣,想象作者创作的过程,想象这个人物如何一点点在笔下出现,想象一个观点如何一句句成型,猜测作者在什么地方精力不济,在什么地方遇到困难而掷笔,想象他创作后的疲劳和欣喜。感受阅读中的艰难和停顿,有时会合上书思考一下,甚至在手边的小本上写上几句。
这样的书太少了,我的架子上只有不到百本的样子。
随便写几本大家听听,排名根据它们在架子上的随机位置
1。 《在轮下》黑塞
2。《人间失格》太宰治
3。《肠子》 帕拉尼克
4。《奇山飘香》罗伯特巴特勒
5。《耻》库切
6。《交叉路径的花园》博尔赫斯
7。《美国》卡夫卡
8。《源式物语》紫式部
9。《爱弥尔》卢梭
10。《不朽》米兰昆德拉
11。《异端的权利》斯蒂芬 茨威格
12。《摸彩》雪莉杰克逊
13。《暴力夺取》弗兰纳利奥康纳
14。《查令街八十四号》海莲·汉芙
15。《夜雨秋灯录》(清)宣鼎
16。《传习录》王阳明
。。。
这些书我读过不止一遍,每次阅读都会有些新的感觉,看着他们慢慢变旧的样子,心里喜欢。
顺便说说这次的凑单书
1。《瓦尔登湖》 大卫梭罗
2。《西方正典》哈罗德布鲁姆
3。《十一种孤独》理查德·耶茨
这三本书其实我都看过电子书,就像我进行的其它阅读一样,只是觉得它们值得捧在手里。我现在读书非常小心,对每个作者都慎而又慎,一般都是先读一部分或者全部,再想想有没有必要再读一遍,最后才是有没有必要花钱。这种审慎对它们是一种礼遇,就算是我小小的名人堂资格考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