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走进教室,教室里还是闹哄哄的,学生们才刚吃过午饭来到教室。我坐在讲桌上准备边做自己的事边等他们。
无意中抬头看到XZN拿着个黑色的东西对着耳朵,一开始我以为是一支普通的笔,没在意。当我再次看到他时还是那个姿势,好像还听到了从他耳边发出了什么声音。我问他那是什么?他毫不避讳甚至用有些挑衅的语气说:“录音笔呀!”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小子想干嘛?
从对他一个多学期的了解来看,这孩子也不算调皮,但有些我行我素,常只认准自己的见解主张,很少能听进去别人的意见,我私下认为这种行为也许就是心里学上所说的“偏执”。所以平时跟他说话交流我都比较小心。
“你拿录音笔干嘛呢?”
“听他骂我呀!”他边说边指着前排的RJF。还没等我开口RJF就已站起来,一副准备挨批的样子,不过他还是为自己辩解了一句:我没有骂他。
我把他俩叫到隔壁。从录音笔里不算清晰的声音中我也觉得RJF这次确实不算骂人,只是说话的语气不够好。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XZN用一次性杯子装水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前排的RJF在课间穿外套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水杯,并且将自己的外套也弄湿了。RJF就责问X为什么把一个没有盖子的水杯这样放,弄得衣服都湿了。X没有道歉还哈哈大笑。R有些生气,语气比较重的说X不该这样放没有盖子的杯子。
我对着R说:“虽然你不是故意的,但首先你打翻了人家的水杯,你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
R马上承认错误:“我应该向他道歉。”
我转向X:“你不要用一次性杯子了,用一个能转拧紧盖子的杯子,我看你桌上不是有一个有盖子的杯子吗?”
我还没说完,他马上就呛过来了:“我喜欢用一次性杯子,我觉得我把杯子放自己桌子上没有错!”
“这不是错不错的问题,教室是一个公共场所,不比私人空间,难免有些磕磕碰碰,放这样的杯子本身就不合适。”我努力的保持心平气和。
趁着他还没呛过来,我又说:你杯子里的水泼湿了人家的衣服,从礼貌的角度讲,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他不说话,我只能自己对他说:“是不是也应该道个歉?”
他依旧不说话,但点了一下头。
“这不就行了吗?其实并没有什么事,各退一步不就解决了吗?”
不知是不是迫于我的“威逼利诱”,他俩互相道歉了。就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吧。
但大的担忧还在我这里:X带录音笔来想做什么?
我留下他,他告诉我说是为了录下课堂上的单词发音,怕自己回家不会念。
这理由有点牵强。现在要想找到一个单词的发音,需要费这么大劲?况且他成绩不算差,学单词应该不成问题。
我还是装做相信,肯定他的好学,并告诉他,如果有什么单词不会念,可以在任何课间只要没老师在教室有其它事情的情况下到“畅言”上去学习,肯定比录音笔录音的效果要好。
企图与他闲聊:“谁给你买的录音笔?”
“不知道!”
“那还是你收到的一件神秘礼物啰。”依然想缓和一下气氛。
“不懂你的意思!”我的一厢情愿没有结果。
“今天下午你先将录音笔放我这,放学的时候带回家,以后就不要带来了。”我以为我处理得还算平和,没收他的录音笔是肯定不敢。
但他却不领情:“我怕我放学忘了!”
“不会的,我下课找你。”我甚至面带笑容。
“我怕我没时间等你!”X一脸傲慢。
从教这么多年,第一次碰到这样偏执的孩子。我内心已波涛澎湃,但表面依然平静如镜。
“不会的,不用你等我,放学时我等你。”
放学时我如约守候在这里,等他来拿录音笔。目送他傲慢的背影后,我情不自禁的一拳锤在桌子上,到现在手还是麻的。
忽然想起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学著作《爱弥儿》中反复提到:“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发脾气、讲道理和刻意感动。”
今天我的方法是否属“没用”?那我该怎么来教育这个孩子?我能教化他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