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纽约班的伙伴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Ping教练,又在空中相会了,我现在的坐标是悉尼,很想念大家,一想到大家就想起在纽约我们一起端起酒杯的时刻,谢谢大家给我留下非常温暖的记忆。我的三个标签:1.两个女孩儿的妈妈,很多伙伴们一个月前见过我们一家人 2 阅读爱好者也是名圣经倡读者。3. 我的职业是悉尼一名地产投资顾问。我最早是178学员。也曾是悉尼194和211班教练。
读书是我很喜欢的话题。最近我也思考我们到底为什么读书和究竟什么是我们内在驱动力,伙伴们也可以在留言处告诉我你的答案。我的想法是读书向内向外都是一种探索,也是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以及生活的答案和怎样拥有幸福的生活。那我们内在驱动力呢?伙伴们可以思考下,随后再告诉我。我知道去纽约的伙伴们尤其读书好,所以今天我冒昧地和大家谈一些读书心得。我呢,每天至少会安静听读3个小时,先是圣经阅读至少一个小时,然后是系列读书内容,其中很多内容就在我们的读书会里。说到这,先和大家说个小故事,以前看过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位老中医在教膝盖护膝动作,有个学员说反应不敏感,老中医于是很幽默地说,你一定是小时候特别爱读书,特别喜欢安静。大家说他是不是特别会讲话?是的,可他说的没错,我就是爱读不爱运动的人,所以现在也努力易效能里泡着平衡学习。
读书的话题可以展开很多,今天想聊聊以下几个话题:
1. 读书的好处
2. 读书方式和时间
3. 读书内容和分类
4. 关于读书会
关于读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2019.02【读书的好处】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我知道我们当中有很多硕士和博士的朋友,我读的是经济,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读的经济学硕士。大家说我们一路读下来,读书有什么好处?我们的基础教育给了我们很好的理解力。还有呢?大家思考下,这是一个很好的我们熟悉却要稍加思考的话题。大家也可以动笔写写自己的阅读经历和阅读频率,以及间歇时间和间歇原因。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一些我个人的小体会。小时候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因为受文革影响,我爸爸大学毕业后,就去开发黑龙江大兴安岭,一路从始端开发到北极村漠河(大家知道漠河在什么地方么?在靠近苏联中国的最北端,漠河在夏至时间是可以看到北极光的)。当时的林区原始森林非常美,我爷爷后来去了林区做中学校长,但当时的条件我不知道他从哪里买了很多书,在家里有间单独的书房。我总是玩累的时候,就坐在角落里,生活很简单也很温暖,冬天室外是皑皑的白雪,室内是暖暖的炉火,我的幸福就是一本本好奇地翻看着各种好看的书,渐渐不断地翻看着名著。那时候在林区真是很奢侈的事情。直到高中毕业,那时林区非常容易就业,我的内心就像有一只小鸟,一直想飞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后来大学毕业后,又坚持去了北京,几年后和我先生移民去了新西兰奥克兰。所以我们琳达教练也是同乡。再后来我们一家人移民来到了悉尼,一晃我们在悉尼今年三月就整整20年。这在我的生命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没有读书的喜好,可能我现在还在林区生活。不是说林区不好,而是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我想伙伴们尤其纽约的伙伴们一定有很多相似的体会。就是我们随时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和保护我们的梦想是吧?再讲一个小故事,前年我的两个孩子,她们也很喜欢读圣经,她们甚至想去神学院读书,我希望她们大学毕业再做考虑,我的老二曾是对我说“神看世人知识为愚拙”,其实是她没有理解好,但是我的反应赶紧去买书架,对于我来说我经历过火灾也经历过水灾,好像有心病一样,于是我把所有床边床底下的书都摆放上了书架,非常重视并有仪式感。大家说我为什么一定这样做?因为我发现孩子的思维结构还不够坚实,她们还没有很好地为自己预备好下一步。
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些小故事。伙伴们,你们是否为自己和孩子准备一个独立的读书空间呢?这一点非常重要。独立的读书空间其实就是梦想的摇篮。有的朋友说,读书可以交友,读书可以滋养灵魂,等等,其实每一点都可以展开很多内容,那我想说的是,我们一路成长到今天,良师益友是否随处可见?随时可见?是不是很难得?好的经典书是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太需要良师益友了对不对,所以我们要阅读,而且要阅读好书,阅读经典。
关于读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2019.022【读书方式和读书时间】
这个话题,我想和大家聊聊常会纠结的一个地方,就是印刷版的书籍好?还是电子版的书籍好?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印刷版书籍我们可以用笔标写写画画,但毕竟我们在海外买书不如国内方便,而且即使买了我们不见得每本书都有时间读完。尤其现在的信息时代,网络上有很多经典畅销书,有资深的发烧友播讲,声音好听,内容概括又非常精准,值得和推荐收听。
什么是“主题阅读”?除了专业知识,时间管理/效能,哲学/宗教,家庭/亲子话题,可能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所以我们就每天聆听又特别感兴趣的话题,重复听,边听边思考。因为感兴趣和有需要的话题容易让我们享受其中,并成为主动阅读者,而且越读越有感觉。越读越有收获。
我呢,早睡早起是个多年的习惯,尤其是参加易效能学习之后,早上不到5点开始阅读圣经一个小时,6-7:00会听读读书会的内容,晚上8-9点会听些家庭或休闲话题,或当天感兴趣的内容重复听。有的精华相关学习内容我也在重复播放,比如,在给大家播叶老师的100讲,我们也在读书会同步重播,《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为大家播放了至少三个版本。重播了4遍。大家还记得记忆曲线图么?好的内容3,4遍也不多。
关于读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2019.023.【读书内容及分类】
为了便于梳理,我引用了《越读者》中的分类:1. 主食阅读:为职业提供指导和方法论,满足现实需求。2. 美食阅读:满足思想和心灵上的需求。比如哲学和宗教方面的书籍。3. 蔬果阅读:字典和百科全书 4. 甜食:比如书法和绘画,用来调剂生活和我们的情绪。好的阅读需要兼顾。否则时间久了,容易偏食或营养不良。表现:有可能科学型缺乏趣味,或者文艺型缺乏实践感。
怎样提高阅读效率?我也听过各种快速阅读。其实零碎时间用来聆听/阅读短小的文章。整块时间用来做主题阅读。为什么要读哲学/历史/宗教/人物方面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发觉自己自然而然会喜欢和爱上这类话题,而且边读边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也会更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更理解和自己不同见解的人,越来越发觉自己从关心自己生活开始,到关心周围,再到关注宇宙智慧之美!
这里再说一个个人体会,去年我发现台湾就是刚刚去世不久的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是视频系列,通俗易懂,非常好看!我一口气看完15集,感觉太棒了!说真的,没有和我读圣经的气息有任何抵触!这是个特别好的发现和连接,既便于进一步读圣经,又便于东西文化的连接,因为东西方的经典是相通的,不是对立的!
关于读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2019.024.【关于读书会】
我们的【易效能澳纽读书会】是开始于去年叶⽼师在墨尔本的2阶课程上,当时也是在叶⽼师⿎励下建立的微信读书会,现在读书群里有很多易效能教练和学员们,还有一些资深的阅读者。当时是为了配合大家90天践⾏,我们每天在读书会⾥先播放叶⽼师的时间管理理100讲及《善⽤时间》,也都是喜⻢拉雅上的音频。目前在第三遍重播100讲,也是大家共同重复学习的需要。效能书籍方⾯,当时我是参考了叶⽼师开出的书单,找到了很多⾳频,于是就播给大家,也是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后来又发现很多经典畅销书,去年我们播放的书籍将近200本。有的朋友说,很佩服这样的坚持,其实我特别欣赏叶老师说的这句,爱⾮坚持。尤其当遇到好内容,我时常非常感动那些发烧友的热情和付出,所以也就一直传递这种感动,遇到好内容就播放给大家。所以也欢迎纽约班喜欢阅读的伙伴们加⼊读书会, 我们一起探讨,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大家想了解书单,我随后也可以给大家发个读书会的简介。
我知道志梅教练和咱纽约班不少伙伴们在【易效能澳纽读书会】里,读书是我们大家内心的喜爱,探索和好奇是我们真实的内在驱动力,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在微信读书群里我也是希望为大家准备一个安静休息的园地,你在喝茶的时候可以听些自己喜欢的好内容或者分享一些好内容。之前班会我也听大家聊过樊登读书会,我也是樊登会员,在悉尼也参加观摩过樊登线下读书会,樊登读书会线上内容比较成熟,线下读书会是围绕线上内容举办。我们呢,只是利用微信空间的方便,也会播樊登内容,只是会多播放一些不同渠道的好内容,这样大家可以听到不同角度的好声音,通常也都是主题性的,播放的音质还都不错。目前分享给大家也都是经典畅销书。
现在我基本聊了以上的几个主题,最后想和大家互相探讨下几个小问题
1. 今年你阅读多少本书? 频率如何? 最近在读什么书? 可否愿意推荐给我们?
2. 怎样看待横向阅读和纵向阅读?
3. ⼤家的阅读经历?间歇时间和间歇原因? 推荐伙伴们思考后动笔写写你的思考。
其实回答好这⼏个问题,相信⼤家会有个很好的梳理。期待有机会我们继续彼此分享,或来读书会分享。好,我今天就读书这部分内容,就先抛砖引⽟到这⾥,谢谢各位伙伴们的聆听和陪伴!感恩有你,也恭祝大家新春佳节愉快,阖家幸福,猪年诸事顺利!
关于读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2019.02 关于读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2019.0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