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忆起2012年说要开一家店的自己,充斥的都是年轻、憧憬、义无返顾和无知轻狂。
如今面对要离开这家店的自己,萦绕心头的都是随波逐流、抽身而退、另寻自我的情绪。
有些属于莎翁属于我的细节终不会忘记,只有这些片段和情绪才是我记忆中的莎翁,最好最美的日子。
冷清
曾经的莎翁冷清,东西少、人少,没有思路、没有技术,冷清很合理,颇让人怀念。怀念那时候每一位走进的客人都备受珍惜,记得他总在我下班回店以后告诉我今天来了一个有趣的人,他们聊了一下午,他或者她住在哪里,为什么来莎翁,下一次也许什么时候会再来。于是我开始慢慢等待,等待和他口中描述的那个人相遇,轻轻勾勒那人的身型相貌、语音语调、笑容喜好,裹着一丝妒忌和浓浓的期待。一间咖啡馆的下午,由陌生到熟悉的神秘体验,给了莎翁无限的魅力。
下雨下雪的时候莎翁冷清,北京这几年的几次暴雨我们都恰好躲在莎翁自己的角落里,心里怀着小小的庆幸,舒适而满足。13年的那场大雨,来的突然,莎翁居然因为暴雨停电,店里的两桌客人没有抱怨黑暗的环境,伴着我们点上的蜡烛,各自谈着生活的喜乐。我们坐在门口的屋檐下吹风,借着路灯的光亮,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够来电,雨什么时候会停。暴雨总来得迅猛,走得痛快,光亮恢复,客人也要离开,我们说:“抱歉,今晚停电了,”他们回:“今晚很难得,黑暗的状态让谈心变得与众不同。”那个时候,偶然领悟何谓相似相知。
逢年过节莎翁会变得冷清,这样一家生存在居民区深处的咖啡馆,每到节日,小区里的车就会明显变少,路上的人稀稀拉拉。每当这样的日子,天气却总会格外的好,北京的蓝天白云总会留给节日,人们争先恐后的向各个郊区奔走,这时候的莎翁留给我们自己,留给那些狐朋狗友,自娱自乐。我们会在冷清的五一提前关店喝酒吃串;会在冷清的十一各种人员组合搭配,去复古市集混个脸熟顺便放风采购;也会在大年三十坚持开店,叫上驻守北京的伙伴们见面道一句“新年快乐”,然后分销各自五花八门的年货。节日的莎翁温暖自在,带着老友之间相互的挂念,近似亲人般甜蜜的体谅,让人怀念的冷清。
以后的莎翁会留在每个曾经拥挤在莎翁的人心中,尤其是在冷清的时候陪伴在我们身边的心灵,那是无法回去的时光,是晚上十点仍然为你留一盏灯的不舍,是坚持到十二点也要把酒喝完的奉陪到底,是云淡风轻的日子里门前响起的琴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