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是母亲给准备的后备箱。
年少的时候,总想着离开家乡,离开那片爱恨交加的黄土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懂得了什么是乡愁,多少次魂牵梦绕都是家乡的影子,那熟悉的小村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质朴的味道、亲切的乡音,都已经牢牢地烙在我的内心深处,融入到我的血液中。
于是每到逢年过节总是盘算着回家,早早收拾好东西,儿子一放假便迅速开车启程,一路高速,一路欢歌笑语,早上出发,下午三点来钟就到家了。
如果是赶上国庆节放假,那简直是太好了,正值收获季节,秋高气爽,天气好的没法说,最高兴的还是儿子了,总是惦记着老家的园子,惦记着临走时给装一后备箱好吃的呢。
02
所谓的园子就是自家房前庭院,约有二百平,除去中间一小绺水泥路,其它地方都被母亲见缝插针地种上了各种果树、蔬菜,满满当当,一进院门,满眼的翠绿,整个院子一幅丰收景象。
东墙根下,整整齐齐地种着一畦畦青菜,小白菜舒展着嫩绿叶子,豆角甩着小辫,辣椒有挂着红的绿的小灯笼的,也有满头犄角仰面朝天的。
儿子欣喜若狂,在密密匝匝的叶子里找到了老得发黄、弯腰驼背的大南瓜,还有满身扑粉水桶般大小的冬瓜,真是开了眼了。儿子跃跃欲试,竟然连一个瓜都抱不起来。
西墙根下一株株丝瓜和苦瓜紧紧缠绕在一起,攀爬上了屋顶和树梢,纤细的腰肢上挂满了果实,修长的丝瓜、胖嘟嘟的苦瓜滴溜耍瓜,茶豆板大大小小数都数不过来,老的少的赶集似地集拢过来。母亲说,你从小就喜欢吃丝瓜,这回赶上了吃够再走,我再给你备点。
墙外那棵老枣树,多少年了不知道,打我记事就有。树冠遮天,枝繁叶茂,把老当益壮的身子探进了院子,滴滴溜溜里三层外三层结满了红通通的枣儿。
这棵树上结的枣儿特甜特脆,个头也大。我小时候总是把腊八粥抹在枣树上,嘴里念叨,期盼来年硕果累累。枣树似通人性,接力赛似的一年比一年结的多。
“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竿”,儿子急不可待地找来一根长竹竿,竹竿起处,噼里啪啦,噗噗腾腾,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是一番喜悦与幸福。
西厢房门前种着两棵柿树,胳膊粗细,是几年前妹妹亲手种下的,如今也是生机勃勃,硕果累累。其中有一棵是甜柿子,果实成熟不需要捂就脆甜可口。
瓜果满园,吃不完,母亲准备了几个袋子,要我装后备箱带走。这么好的绿色食品,没上化肥,不打农药,味道还好,都是“母亲牌”的,怎么能不带呢。母亲看我爽快地答应了,高兴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腰不疼腿也不酸了,在院子里忙前忙后地准备东西。
03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不禁回想到以前来回要赶火车,家乡的美味美食也只能装进自己的嘴巴。每次探亲返回,都要和母亲打一场口水战,争执一番后,母亲一声叹息,我们轻轻地挥挥手,带不走一片云彩。
那时候刚参加工作,交通也不便利,除了坐绿皮火车别无选择,大包小包,肩扛手提,回次老家就像是逃荒一样狼狈不堪。
600公里的路至少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头天夜里挤上往往是没有座位的火车。满车厢都是人,走道里、厕所里、小桌板上,异常地拥挤,仿佛要把整个车厢撑破了。半夜困得要死,有的人坐在地上打瞌睡,有时人站着就睡着了,有的人干脆钻到座位地下铺个报纸全当是卧铺了。最让人受不了的是烟味、脚臭味,简直要把人熏到窒息。
咔嗒咔嗒,伴随着各种喧闹声、呼噜声,到郑州7个小时的车程感觉像是过了半个世纪。
凌晨3点来钟,我们走出车站,外边漫天飞雪,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冻得人瑟瑟发抖,还要拎包裹,手像猫咬了似生疼。大街上各种小旅店的拉客叫喊声不绝于耳,真想找个地方美美地补上一觉再走,一想到眼巴眼望盼着的父母,归心似箭啊!
辗转坐上回社旗的长途汽车,可是人拉不满,车就是不出城,东转西转,头晕脑胀,转吧,正好补个觉,赶到黑天之前到家就是烧了高香了。
也不知道绕了多远的路,走了多长时间,反正到社旗已经是华灯初上。快过年了,古镇到处张灯结彩。大街小巷,人头攒动,人们还在兴高采烈地采购年货,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顾不得上欣赏,只想着赶紧回家。
最后一班公交车没赶上,只好雇个三轮,又是一路颠簸,骨头都散架了。开三轮车老乡倒是异常兴奋,问这问那,得知是在外地上班,狠狠地“宰”了我们一次:过年了,公交都涨价,我这都没多要,镇们晚了,给恁们送回家都不赖。
一路折腾,已经筋疲力尽,累到无力说话,更不要说讨价还价了,就盼着赶紧到家。
那时候没有电话,母亲总是到村西的公路上等,等到月上枝头,黑灯瞎火的,她怕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04
三天戏五天年,刺溜呼啦就过完,回家的路是漫长的,在家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要回去上班,母亲做的饭菜还没有吃够。看着桌上大块卤肉,真想打包全都带走。
母亲照例又给准备了粉条、粉皮等家乡特产,这半布袋,那半布袋,一直送到公路边,到末了,上车的时候又一件不少地留下,因为人能挤上去就已经万幸了。
车渐行渐远,透过车窗回头望去,父母还站原地眺望,向我们挥手。瞬间,泪水模糊了双眼,想到父母辛辛苦苦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我却不能带走,他们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多年来母亲总是百思不得其解,坐着车呢,又累不着,咋啥都不带呢,没出过门的母亲当然想象不到了,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简直能把人吞没了,别说东西了。
现在好了,有车了,啥都想带。走的时候,母亲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指挥着弟弟摘丝瓜,变瓜、冬瓜,卸柿子,忙得不亦乐乎。送的东西,我再也不说不要了,悉数收下,满满的后备箱,满满的母亲的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后备箱。
两家的老人像是摆擂台比赛一样,刚在母亲这边“收完礼”,婆婆那边也给准备了不少土特产。这香油,刚在街上挤的,一定要带住,老人反复嘱咐着。车上已经满了,怎么办?只好把后备箱东西全部拿出来,再分门别类地一件件整理,看到全部“颗粒归箱”了,婆婆也乐地合不拢嘴了。
高速路上服务区休息,看到几乎所有的车里都堆得满满当当,打开后备箱鸡鸭肉蛋、馒头、面条、蔬菜、水果一应俱全,可怜天下父母心呀!他们把对我们的思念和关爱变成了美食,来滋养儿女全身每一个细胞,悠悠的乡愁也生根发芽在心里疯长,成为最最幸福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