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

作者: 纷至沓来 | 来源:发表于2023-05-25 06:51 被阅读0次

原文:

胸有成竹

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译文:

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像蝉的肚腹、蛇的横鳞一样的小笋芽,一直到挺拔十寻高的大竹子,这些生命形态都是一出生就拥有的。如今画竹的人一节一节地完成,一叶一叶地拼凑,哪里还有竹的样子呢?所以在画竹时,心里一定要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注目察看,突然看清了想画的样子,马上跟住这个形象,挥动画笔,一气呵成,这样来抓住眼前浮现的竹子,如同兔子刚刚跳起,鹰隼就冲下捕捉,稍微一放松就跑掉了。与可是这样教我的,我做不到这种境界,但是知道画画正该如此。


扩展:

北宋大文豪苏轼有个表兄弟叫文与可,特别善于画竹。据说每次他画竹时,都不用草稿,提笔便画,但所画的竹子都各具风姿,没有一根是相同的。四面八方的人都带着白绢来求他画竹子,因此众人便在他家门口互相挤踩,这让文与可非常讨厌,他把白绢丢在地上骂道:"我将用这些白绢做袜子!"人们便把这句话当成一个笑话,到处传扬。

这话传到时任徐州太守的苏轼那里时,苏轼大笑不已。恰巧这时文与可从洋州回来,就写信给苏轼说:"我近来常告诉那些求画的人,说:'我们画墨竹这一流派的人,已影响到近在徐州的苏轼,你们可去求他画。'做袜子的材料将会聚集到你那里了。"苏轼忍俊不禁,但也深深佩服文与可画竹的才能。

一次,苏轼问文与可,为什么他的竹画得如此有神。文与可答道:"竹子开始生出时,虽然只是一个萌芽,但节、叶都具备了。待它像拔剑出鞘一样长高时,内在却和刚生出时一样。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怎么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前,心里必须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然后拿起笔来仔细斟酌,想象出自己想要的竹子,最后急速动手作画,一气呵成。"

后来,文与可去世了,苏轼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他,文中就有"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之句,"胸有成竹"一词就流传了下来。

相关文章

  • 成语故事……胸有成竹

    转载《成语故事》 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胸有成竹”和“心中有数”都是“心中已有打算”的意思。但“胸有成竹”偏...

  • 6.18

    “胸有成竹”

  •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梅耶·马斯克在《人生由我》中说:让外表和内心一样“胸有成竹。怎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呢?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熟...

  • 胸有成竹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 文与可 ,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 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

  • 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

  • 胸有成竹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

  • 胸有成竹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

  • 胸有成竹

    老张气定神闲,一抹自信清晰的洋溢在脸上。他已经处理过几百件比这还要棘手的事,现在他面对的这件事仿佛是一粒微尘,他可...

  • 胸有成竹

    2020年3月11日 星期三 晴 亲子日记第135篇 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 早起给孩子打...

  • 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这个故事,他会再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宋朝时有一个署名的话家他叫文与可他很擅长墨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胸有成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zc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