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方哲学(四)

西方哲学(四)

作者: 张歆琳 | 来源:发表于2017-09-12 17:23 被阅读35次

上一篇,人类步入现代社会后,科学的进步有很多,对哲学影响最大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数学和物理学,进化论,心理学。

数学和物理学(高斯,罗巴切夫斯基,黎曼,爱因斯坦,霍金)

数学和物理学的进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德国的数学天才高斯,就是19岁画出正十七边形的那位。你有兴趣可以网上搜一下正十七边形的画法,你就会明白数学家的大脑和常人是不同的…当然画个正十七边形对高斯来说根本无足挂齿,他的理论包括罗巴切夫斯基的理论,构建了一套非欧几何学

什么叫非欧几何学呢?我也不明白,当然我并不会为此感到羞愧,因为这套理论的提出换来的也是当时数学界的一片嘲讽。我就问大家一句:“你能想象出相交的平行线吗?”

在当时研究这套非欧几何学是绝对没有前途的,比如研究它的德国天才型数学家黎曼,一生都过的贫苦交加。直到后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提出,证明了牛顿力学世界不够精准,相对论才描述了世界的真实样子。然而,相对论却找不到数学工具来表达它,直到发现了黎曼对非欧几何学的研究著作,才发现这套理论能完美地表达相对论。

那非欧几何学和哲学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以前的哲学体系,常见的就是先预设一些不言自明的公理或公设,然后在此基础上推演出各种哲学理论。比如 “平行线不相交”就属于这种不言自明的公设。可是非欧几何学的出现,说明了诸多所谓的公设并不绝对有效,它们也不过是对世界众多描述方式中的一种罢了。因此哲学家们对先验理性存在的信心就降低了。

随便举个例子,古希腊哲学家都相信“整体大于局部”是不言自明的公设。例如自然数包括奇数和偶数,偶数是自然数的一部分。数学家认为自然数和偶数一样多,因为任何一个自然数都可以乘2,得到一个相对应的偶数。因此“整体大于局部”的说法在无穷数列中是有问题的,并不是绝对有效的。

物理学的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出现,直接结束了牛顿力学时代。先看狭义相对论

一:光速永恒不变。因此我们站在原地打出的手电筒和骑着自行车打出的手电筒的光速是一样的。

二:越接近光速,时间变慢,长度缩短。如果宇宙飞船接近光速,外面的人会发现飞船的时间变慢了,长度缩短了。但飞船内的人却没有感觉。

准确地说,狭义相对论是两个运动状态不同的观测者,看同一物体时,他们看到的这个物体的时间,空间,质量都是不同的。在牛顿时代,时间和空间是独立的,但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独立的,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因此得放在一起研究,统称为“时空”。质量和能量也不是互相独立的,统称为“质能”。牛顿认为物体的时间,长度,质量是绝对的,一米的尺子就是一米。但狭义相对论认为,这些数值都是相对的,观测者处在不同的状态下,观测到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再看广义相对论,它解释的是万有引力。广义相对论认为,当空间中存在物质和能量时,空间会受到影响而弯曲,质能越大,空间弯曲的越厉害,引力就是这种空间弯曲产生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但却无法说明万有引力是如何产生的。直到广义相对论的出现才让人们对引力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打个比方,我们的空间就是一张平铺的床单,当我们放一个球上去时,床单会被压下去,球周围更轻的物体会移向球,看上去好像被球吸引了一样,这就是引力。如果球质量非常大,例如一个铅球,那床单会被压的更厉害造成的空间扭曲更大,引力就更大。当球质量大到无穷,体积小到极限,就好像一根质量很大的细针,那床单被无限压下,所有东西都会被吸进去,就是黑洞。

相对论和哲学有什么关系呢?这进一步打击了人们对先验理性的信心。因为连时空观都不存在绝对,还有什么是绝对的呢?可能世上根本就不存在绝对正确的先验理性或公设。

顺便说一下相对论的发现正好证明了休谟的怀疑论的正确。休谟说“你怎么知道明天太阳还会升起”,即便人们在逻辑上驳不倒休谟,但仍认为这是在抬杠。相对论出现后,在理论上也证明了正如休谟所说的那样,确实不能保证明天太阳还会升起。

相对论够厉害的了,但还不是终点。还有“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牛顿物理学里,我们要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知道位置和动能。但物理学家观测电子时发现,越精确地知道电子的位置,就越无法确定它的动能。反之,越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动能,就越无法知道它的位置,这就是“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就是说,你可以想象一个电子在某个瞬间有固定的位置和动能,但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类永远无法知道一个电子的状态,即永远无法精确地预测电子的运动,只能大概猜测它的运动趋势。

因为无法准确预测电子下一刻的位置,所以人类连分辨两个电子的能力都没有。当我们观测两个电子时,只看到两个电子闪来闪去,但没法分辨哪个是哪个。

类似的还有“波粒二象性”,电子既能显示波的特性,又能显示粒子的特性,关键看你用什么方法观测它。一种方式观测它是波,另一种方式观测它又是粒子。

于是有了“量子力学”。在量子级别的世界里,没有决定论,没有因果律。人类只能说这个电子,大概,大约在哪里。物理学成了一门缺乏确定性的学说。这让爱因斯坦非常反感,因此他说出了一句名言:

上帝不掷骰子

意思是说,世界不可能是随机的。但这次爱因斯坦错了,现在人们普遍接受了海森堡等人的结论,相信在量子的世界里人类存在不可逾越的限制。霍金因此说:

上帝不但掷骰子,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

意思是说,世界上不仅存在随机,且人类永远无法准确地了解它。只要量子力学不被推翻,那哲学体系里认为的“只要科学不断发展,终都能搞清楚所有事情”的想法,就值得商榷了。量子力学充满的随机性,彻底打败了哲学里的机械论和决定论。

最后提一点,现在在人们用广义相对论去研究宏观的世界如宇宙,用量子力学去解释微观世界。但这两个理论却是无法相容的,这显然有问题。因此科学家们觉得应该还有一种更高级的理论能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一结合起来,比如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搞的超弦理论,及M理论都是非常流行的方案。

进化论(达尔文)

除了数学和物理学,还有进化论的出现,给了宗教界狂风暴雨般的一击。以前种种违反《圣经》的言论,如日心说,虽然也被宗教界抵触,但好歹能狡辩一下其实是神职人员对《圣经》的理解不够,曲解了《圣经》的本意,确实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但进化论不同,人是从猩猩变来的,与《圣经》中上帝创造人类的说法,伊甸园,亚当夏娃的说法差异实在太大,总不能承认《圣经》错了,以至于至今仍旧有宗教人士质疑,攻击进化论。达尔文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本意是比喻自然界有一把无情的进化剪刀,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冷冷地看着整个生物圈。发现那里不能适应,就一刀将其剪掉。可惜后来被曲解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被纳粹和种族主义者拿去当了理论大旗。

心理学(弗洛伊德)

心理学的发展,例如弗洛伊德和“巴甫洛夫的狗”,就不详细说了。总之科学的发展给了理性沉重的一击,以前原本看似天经地义的事,不言自明的事,都变的不那么理性了。于是哲学家们承认在宏观和微观上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但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在用牛顿定律嘛。因此出现了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代表着逻辑实证主义…(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密涅瓦猫头鹰的掠影杂记(一)2020-07-19

    西方哲学史-哲学笔记(一)西方哲学史绪论 本次是读《西方哲学史讲演录》从第四遍去读,就是整理读书笔记,做笔记...

  • 西方哲学(四)

    接上一篇,人类步入现代社会后,科学的进步有很多,对哲学影响最大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数学和物理学,进化论,心理学。 数学...

  • 一份从入门到高阶的哲学书单

    《西方哲学史》张志伟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 《西方哲学史》伯特兰.罗素 《西方哲学史...

  • 《中国新哲学之东岳哲学》——怎样才能全观西方哲学的核心?

    怎样才能全观西方哲学的核心? ———要以解决西方哲学从未解决的问题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西方哲学或论述西方哲学的核心主流...

  • 日更1 | 哲学就是爱智慧

    关于傅佩荣老师的西方哲学课学习,有些自己的发挥 1.西方哲学分为四个阶段:古希腊时期、中世纪、近代、现代 2.古希...

  • 关于西方哲学史介绍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现代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创作的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著作。[1] 《西方哲学...

  • 日更|我思故我在

    (注:傅佩荣老师的西方哲学课学习,有自己的发挥) 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后,来到了近代西方哲学。 1、近代西方哲学...

  • 中国关键词4

    第四部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合与创新 西方哲学的传入要从19世纪的传教士开始,因为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力量逐渐衰...

  • 对于西方哲学的评判

    这半年读了,不算多也有几十本西方哲学的书了,谈谈对于西方哲学的感慨吧。 西方哲学派,大多数研究的方向都是,意识与存...

  • 西方哲学史(四)|柏拉图

    斯巴达的影响 斯巴达对希腊思想,起过双重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现实,一方面指通过神话,两者都很重要。现实曾是斯巴达人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方哲学(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ac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