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古代大多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 #历史 #知识分

为什么古代大多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 #历史 #知识分

作者: 为了更好遇见 | 来源:发表于2023-10-21 23:19 被阅读0次

多山脉,这样的地形因素让北伐跟南征在后勤运输成本上形成了巨大的差异。你南方打到北方,到了平原地区,它没有河流运输,只能通过碌碌去运输。

古代打仗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运粮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记录过,一个民夫一次性只能携带六斗米,这六斗米差不多够一个士兵吃 36 天的,但是运粮的民夫他也要吃粮食,那么这么计算下来,这六斗粮也就够一个民夫加上一个士兵吃 18 天的,就算是士兵也带上了几天口粮,一个民夫最多也就能够用一个士兵吃 20 天的粮食。这还没算运粮的农夫返回路通中所消耗的粮食。有人说说了,那可以通过罗马运输,罗马一样要吃草料的,它的运量确实大,但是路上的消耗也同样巨大。

所以说,你要是北伐,从南京运粮到北京, 100 斤粮食能剩下 20 斤就不错了,人家稍微守成直,你就会因为粮断而撤。但是相反,如果你南征,你就可以顺流直下,南方多江河,你完全可以通过水运去运量。水运比陆运的成本就要低得多了,船装的粮食不但多,所需的人力也少,陆上消耗的粮食更少,效率是陆运的 n 倍,所以北伐所付出的人力、物力等经济成本要比南征大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大多数都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的,很少见到由南往北完成的。有人说了,那朱元璋不是由南往北完成了统一吗?朱元璋能够由南往北完成统一,也是仰仗了一个重点,就是元朝人修建了京杭大运河,这条运河从杭州可以直达北京、天津。当时朱元璋北伐就多次用这条河去运兵运粮。在攻打元大都的时候,朱元璋的主力就是由河南沿大运河北进的。你看,整个朱元璋的战略核心也是围绕着京杭大运河所展开的。先打山东,再取河南,保护运河两翼不被切断。只要这条运河在朱元璋手里,北伐就成功了一半,所以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出水运对古代战争的重要性。

那那么这会又有人问了,南宋北伐为什么失败了?隋炀帝不是修建了隋唐大运河吗?隋炀大运河是修了,但是在金兵南下之时,也就是靖康之变后,隋唐大运河就堵塞不能用了,所以南宋想要北伐,他也只能通过去陆运。除了后勤运输的问题之外,北方的经济人口在古代一直是领先于南方的,直到五胡之乱后,南方的经济才逐渐开始有超过北方的趋势。一直到北宋靖康之变后,南方的经济才彻底已超越了北方。所以从人口等硬核实力上讲,北方强盛的时间要超过南方。

相关文章

  • 从北往南

    再一次踏上月台,从北往南 车轮从盛夏驶入雨季 黄昏义无反顾地投入黑夜的怀抱 山高路远,世界在我脚下 倏忽千里,你始...

  • 从北往南

    对北方不改的痴恋如透明阳光里绽开的石榴和熟透的笑约定俗成的诗句早已写好 来自夏天的蝉鸣大胆而奔放秋之于它从来不是告...

  • 为什么历史上的统一战争从北往南打赢的比较多呢

    相信很多人在大致了解中国历史后会发现这么一个奇特的现象:各朝代(包括近现代)的统一战争,基本上都是从北往南打赢的。...

  • 从北往南火车回忆

    是买了回成都高铁票的,不知道什么原因,退了,不想太追溯原因。来来回回穿梭北京至成都在这条铁路上好几十次了,每次旅程...

  • 统一的进程:由北往南(35)

    史可法很惶恐,也很无奈。 很快就被以督师的名义赶出了南京,被派往扬州,这才有了后来的扬州十日。 当时南明的军队分为...

  • 我想化作春风 从北吹往南 从心里吹走想念 最后吹向你

  • 北往南回

    长长的列车,在分明的冬夏两个季节里,在“荡荡荡”的声音中,穿越大半个内陆,北往南回。于是我见过峨眉在冬季沉睡时的睡...

  • 同声同气同根

    早上上学,碰到我姐,在桥头,她往北我往南——政府在桥北,我的学校在桥南。我从北往南走,我姐从南往北来。 我骑自行车...

  • 到历史去破案 为何秦始皇的父亲不是吕不韦

    要说,古代历史中最值得一说的君王,秦始皇当属其一。他是一个霸主——扫六合统一中国、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统一文字和货...

  • 鸿雁

    孤鸿往南飞,野雁从北漂。浪迹遍天涯,终归回原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古代大多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 #历史 #知识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as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