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祖”、“宗”、“帝”等都是皇帝的庙号,开国之君或者王朝的奠基人称“祖”,如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唐高祖李渊等,当然也有皇帝在其执政时期,王朝有开疆扩土之功,也可以得到“祖”庙号,例如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等;后世守成皇帝曰“宗”,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等,还有帝的称呼,如汉代开创文景之治盛世的汉文帝、汉景帝,还有汉武帝等等。
第二,历史上拥有“仁宗”庙号的皇帝并不多,我们都知道,一般古代皇帝都以“仁君”和“仁政”作为目标,而能够称得上是仁宗的皇帝,不仅仅是史官的评价好,还要有行仁义,做善举的行为。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六位仁宗皇帝,分别为:宋仁宗赵祯、辽仁宗耶律夷列、西夏仁宗李仁孝、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也就是嘉庆皇帝。
朱棣祖孙三代皇帝第三,说一下为什么在位仅仅十个月的朱高炽能够称得上“仁”呢?
朱高炽的身份:明成祖/明太宗朱棣的嫡长子(这里说明下朱棣的庙号实际上是明太宗,成祖是嘉靖皇帝后来改的,所以《明实录》中有《太宗实录》,而非成祖实录)。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朱高炽就被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八年册封为燕世子,朱棣取得皇位后第二年就封朱高炽为太子,所以从宗法制上说,朱高炽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要知道,这一条在古代的继承人选定上非常重要。常看历史的人都知道,某位主公在选择继承人上犹豫不决的时候,其手下的谋臣总会用一句话“立嫡立长,自古如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可以举三国时期的例子,曹操在加九锡封魏王后,在接班人上也是摇摆不定,贾诩说“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袁绍、刘表皆因废长立幼导致内乱,并最终败亡,于是曹操确定了曹丕为世子,可见即使是曹操这样的乱世英雄也无法打破立嫡立长的传统。
仁宗朱高炽军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力量实际上很弱小。朱棣出去攻城略地、与朱允炆大军战斗的时候,朱高炽留守大本营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曾以万余人抗拒李景隆五十万人,北平城因此得以保全,所以朱高炽在此期间有军功和守成之功。
重视文治:监国期间与文官相处融洽,得到文官拥护。据明史记载,幼年时他就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因而能得到文官的推崇。而他的弟弟朱高燧则是武将,虽然朱棣可能更喜欢他并暗示有可能立他为太子,但毕竟他适合打天下,做守成之君不行。要知道,历史都是这些文官编修,喜欢儒家思想、行“仁政”的朱高炽必然能得到这些文官之心,所以在修史书的时候,倾向性自然包含其中,“仁宗”庙号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治国能力上:我们知道,朱棣也称永乐大帝,他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可以说是臻于极致。五次亲率大军北征元朝残余势力,而在此期间,代理国政的就是监国太子朱高炽。要知道,朱棣的这一系列大事,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平定边事--安南、疏通大运河、征北元、修永乐大典、建北京紫禁城、派郑和率大型船队六下西洋等等,无一不是耗费巨大,可以说国家处于盛世之巅,但同时国家也处于财政崩溃的边缘。此时,需要的是统治者能够便宜处理国事,体验民情、避免矛盾激化,这个时候的内阁已经有了雏形,朱高炽更是充分发挥文官治国的作用,还要面对兄弟的挑拨、避免父亲的猜忌,他始终以“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处之。可以说监国期间小心翼翼又要有所作为,使朝无废事。朱高炽本身体态臃肿,身体不是很好,监国期间也熬干了他的心血。
胖子朱高炽即位后的施政,仁以贯之:朱棣与永乐二十二年崩在征北回途上,朱高炽继位。但是他在位期间为人宽厚,为政开明,注重社会发展和与民休息,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朱高炽听说山东及淮、徐百姓缺乏粮食,立刻让大学时杨士奇拟诏,免今年夏税及秋粮的一半。杨士奇认为诏令是好,但须户、工二部预先知道。仁宗说:“救济百姓穷困,犹如救火振溺,不可迟疑。官吏考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同意见。”于是政令立即加盖玉玺下发实行;他还赦免了朱棣靖难时的建文帝旧臣,平反了很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也停止了朱棣时期的大规模用兵,罢西洋宝船,使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进一步完善了内阁制度,其中“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一直为人称道。明史仁宗本纪中记录其在位所做之事,几乎是以天为单位,也说明,虽然已为九五之尊,仍然兢兢业业处理国事,所以说他是仁宣之治的开创者,也为其子宣宗朱瞻基树立了榜样和奠定了执政基调。明史评:假使他有生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是能与汉文、景帝媲美么?
怂包三兄弟综上,虽然他在位仅仅十个月,但是影响了明朝近一个世纪的繁荣,所以他可以配得上“仁”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