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的长项就是分析和解决问题,贩夫走卒都是如此,只要是男的。遇到车辆在行驶中发抖,他要尽快分析,是否需要停在路边,看看是哪里冒烟,这是初级考验。
中级考验:自己公司发不出工资了,他要思考如何解决,是裁员降薪,还是关闭公司。如果裁员,则要有对应的举措,使剩下的员工心态安稳。
高级考验:疾病或者生死。
男性长久以来的行为习惯,导致了他们喜欢单刀直入的解决问题,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正确的。所以博得了一个称号“直男思维”。
“直男思维”在修理卡住的打印机时,非常好用。但是面对复杂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比如老婆和女儿吵架,然后俩人都开始哭。或者老妈和媳妇又一起掉河里了。
男人头大。他们的应对方法是暴力拆弹或者逃避。因为这需要转换价值观。一个杯子,用处是喝水时,杯子A和B区别不大,能喝水就行啦。但杯子还有一个用处是怀念某人。后面这个更重要。叫做“情感价值”。
F教,有泾渭分明的两条线,第一条线是安慰,旧社会,老百姓没钱没知识,草芥般朝生暮死,当亲人病重,无力医治,自己流离失所,苦海茫茫,他们怎么办呢?就是来这里拜,求个心安。
这就是慈。慈是拥抱。
到了二十一世纪,尽管义务教育普及了,人仍然缺不了“心理依靠”,不过因为种种原因,FJ难以再承担这份托付,所以多数人彷徨不安,叫“精神内耗”吧。
于是一部分人开始信仰“钱”。有钱他们才安心,这其实就与科学革命之前大家对来世的期待。一模一样。
第二条是理性。你没看错,中华文明,唯一严格的理性只留在FJ之中。其他的都是这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啥意思?说不清,和“难得糊涂”一样说不清。
是一段标语,适合刷在墙上。而不是逻辑推导。同样的还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这是排比句,中间是咋过度的?没解释。
F经很认真的诠释了“苦”的根源,解释了“关系的本质”,解释了“爱”是什么。
以逻辑能推导出,“慈”并没有解决问题,而且也永远无法解决问题,懂了这个,就是悲,悲悯。
总结,世上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分南北两条路,一条感情线,抚慰心灵,同舟共济。另一条理性线,投鞭断流,解决问题。
到底要走哪一条,并无一定之规,要看彼时彼地的实际情况。硬犟没用。这就是无为法: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