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8平昌冬奥会在铺天盖地的春节回家的新闻夹缝中,悄无声息进行着。
不过,再冷清的赛事都挡不住人们对短道速滑的期待与吐嘈。
因为这个项目不仅是中国唯有的几个夺金点之一,也是毫无争议被誉为“最意外”的奥运会项目。
还记得2014索契冬奥会,前3名集体摔倒,本排名第4的中国选手刘坚柔意外夺得金牌吧!
甚至她还不算最幸运的。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澳大利亚运动员布拉德贝里在预赛、半决赛和决赛都垫底的情况下,前面选手居然集体犯规或摔倒,最后神奇般赢得金牌!
不过,在昨天举行的3000米女子接力比赛中,韩国女队明明在摔倒的情况下,奋起直追,最终以打破世界记录的成绩进入决赛。
为何中国媒体不仅不想祝福,反而幸灾乐祸“庆祝5分钟就被中国女队打脸”,违反一向温和的态度,有这么明显的DISS倾向呢?
这与韩、中短道速滑的新仇旧怨有关,其中,韩国的黑历史占了绝大部分,引起了中国网友的激愤。
二、
十多年前,中国短道速滑队崛起,韩国队保持遥遥领先的优势受到威胁,就频频向中国队员伸出罪恶之手。
1998年长野冬奥会1000米决赛,韩国选手金润美肘击大杨扬,导致大杨扬瞬间失去平衡,冠军重归韩国队。
2009年世界杯日本战女子1500米决赛,郑恩珠直接摁住周洋头盔,将周洋推出赛道,导致周洋颈椎错位,到现在还有后遗症。
2010年朴大饼在女子1000米半决赛时,自己摔倒也不忘拉着周洋一起撞出去,结果周洋脑震荡,中国队不得不放弃了接力比赛。
2010年上海站男子500米半决赛中,金炳俊的冰刀正对韩佳良的腹部,导致后者身体被割破,医护人员的白大褂上都沾了不少血!
2017年荷兰多德雷赫特站男子5000米接力半决赛中,徐一拉突然推队友,想阻拦中国队的前进路线,没想到两人一起摔出去。最终,韩国队犯规,中国队进入决赛。
韩国人甚至喜欢冲自己人下手,2017年世锦赛女子1000米半决赛,沈石溪甚至把队友崔敏静推出赛道……
中国前任队长王濛曾在多次采访中表示:“韩国实力非常强,但实力不代表有犯规权。他们在很多比赛中,不是为了赢,而就是冲着中国选手来的。”
实力再强的韩国,如果还不改变自己的比赛作风,恐怕永远赢不得他国的尊重。
现在,撇开中韩矛盾不谈,你想过没有:
为什么短道速滑赛场总是意外频发?这种运气占比很高的赛事还符合一向追求公正与公平的奥运会宗旨么?
三、
其实,短道速滑的场地很小,只有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就算是500米的比赛,也要滑4圈多。
由于不分道,选手经常会在弯道超越对手,但冰上速度极快,在超越时很容易与前面选手产生冲撞。
一旦被撞,前面选手多数会无缘奖牌。因此,短道速滑对犯规有重罚,规定,由于超越引起的碰撞和摔倒等,均由超越者负责。
规定没问题,但挡不住选手会钻空子。
一国多名选手参加决赛时,很有可能会采取一人犯规拖住其他国家选手,而让队友夺金的“团队作战”战略。
团队作战最早就是由韩国人使用,但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选手的共通战术了,也不知是好还是坏。
四、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反过来也成立。
作为关心这个项目的每一个人,我们或许能制定一些规则减少选手钻空子的机率。
分道、犯规后禁赛N场、限制每个国家参赛人数、一人犯规罚下相同国家队员等都可以。
还有网友说,一个一个比,算时间定冠军。不过,这样的比赛就完全丧失了观赏性。
其实,短道速滑是从分道的速度滑冰中分离出来的,圈太小,直接分道不太现实。
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方法吗?或者,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最有效的?欢迎你留言告诉我们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