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有一种见解: 人们自然而然认为,严肃成深刻就必然是乏味的,令人生厌的。他与艺术家哈克达成共识: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趣味,人们应当从中得到乐趣。如果作品本身没有趣味,不能使人得到乐趣,人们就会到别处去寻找乐趣。人们阅读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定包括怡情。
语文课堂,作为阅读教学的主阵地,怡情的任务势必要在当中得以体现。真正的语文课堂,不同于练习课,不同于品德课。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盈着语文味儿,洋溢着语文学习幸福感的课堂。真正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共长。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如何使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产生怡情的效果?究竟如何使到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师生共长的效果呢?究竟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具有语文味儿?丁之镜老师利用项目驱动手段进行专题写作教学,恰恰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那就是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为驱动,丁老师布置了一个描写家长美食的文章终极任务,并将此任务细化成若干个小任务:美食制作,文章初定,ppt交流分享,二次修改,投稿发表,家乡美食再寻觅——家乡文化探寻。
项目的布置,事实上就是打通了课堂和生活之间的分隔,将两者通过项目的这这一桥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因为项目引发的现实实践任务,孩子怡情的第一步——趣味萌发了;因为项目引发的交流分享任务,孩子的怡情达到了第二步——共情;因为项目引发的家乡文化探寻,孩子的怡情达到了最后一步——情趣的体味。
语文味儿的体现,不是单纯的将语文课上成语文知识与方法的习得课。而是需要师生共同协作利用“项目”等桥梁将课标要求的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紧密联系在一起。
师生共长,也因为“项目”这样的桥梁,不仅使得学生将课堂的习得作用于课外,将课外的习得反刍与课堂。而老师呢,也通过这样课内外的打通,进而也能够得法于课外,得法于学生,得法于生活。
化用语文于漪老师的一句话,不要只满足做教语文的,而要努力做一个用语文与学生怡情,与学生共长,与学生共同咀嚼滋味儿的语文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