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Yamy已经问了我好几天了。起因是在带她去买衣服时,她自己照镜子的时候发现,她转身后,眼睛没动,但是眼珠子动了。她发现之后,很兴奋,对于一个五岁的小朋友来说,也的确是一件足以让她兴奋和好奇的事情。于是她一路上都在问我,但我的确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所以我也只能是怀着好奇心自己来百度了。不得不说,有了孩子的父母,人人都必须要成为一部百科全书才行。
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赫尔曼·冯赫尔姆霍茨指出,让一个人的双眼保持静止是非常困难的,他还认为“跳动着的注视”能防止视网膜疲劳。
从动物身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由于及时察觉环境变化有利于生存,动物的神经系统进化出了监测环境变化的能力。视野里出现某种运动变化,往往意味着捕食者正在靠近,或猎物正在逃离,这些变化促使视觉细胞以电脉冲的形式及时作出反应。而不动的物体通常不构成威胁,动物的大脑和视觉系统也就没有进化出相应的监测机制。青蛙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一只苍蝇停在墙壁上,青蛙是看不见的,而一旦苍蝇飞起来,它立即就能发现,并用舌头抓住它。
冯赫尔姆霍茨猜想,青蛙看不到静止的物体,是因为静止的物体不能刺激神经,导致了神经适应——视觉神经细胞逐渐降低电脉冲输出量,直至停止反应。神经适应可以节省能量,但限制了感知能力。虽然人类也有这样的神经适应过程,但和青蛙不同,我们能清楚地看见静止物体。奥妙就在于,人的眼睛能自己制造运动。注视眼动使整个视觉景象相对视网膜移动,以此刺激视觉细胞,使它始终处于兴奋状态,防止神经适应。这样一来,静止物体就不会从视野中消失了。
相反,注视眼动减弱,视野中的影像就会慢慢消失。早在1804年,瑞士哲学家伊格纳茨·保罗·维塔尔·特罗克勒就报告说,有意识地专注于某一事物,视野周边的静止图像会逐渐消失(见左页下图)。其实,这种现象每天都在发生,专注于某一事物会使注视眼动的频率或幅度暂时降低,注视焦点之外的事物的视觉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眼运动的频率和幅度稍有下降,我们的视觉能力就会被削弱。但是,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因为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事物上,看不见的东西自然无法引起注意。
所以是因为眼睛周围的神经很敏感,周围的事物对神经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进而使人的眼睛不断地来关注周围的事物,眼球是接收器,自然就会不断地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