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一碗粉里的思绪:课题分离

一碗粉里的思绪:课题分离

作者: ZshuaiV5 | 来源:发表于2024-07-28 18:22 被阅读0次

今天肠胃不太安逸,似是生冷贪多了,隐隐作痛。心说咱吃点儿好消化的吧。到了饭点儿才惊觉今天忘了点我的卖,遂信步来到楼下附近小吃一条街,正在粉面之间纠结,一看常吃的面馆人满为患,罢了,换之。

抱着没吃过,尝一哈的心态进到这家店,店里的大菜单上写着可以免费继粉。“继粉”,妙哇。没来由的我第一反应是这位老板大概率是位福建或者广东人?回来之后我搜了一下这俩字,也没找着哪里是这么称呼的,知道的朋友可以说一下。我在本地见过的称呼多是“免费加面”或者“续面”一类的措辞。

没见着收银台,看到里屋有人,拾阶而上,探头左右打量一下:左侧应该是有个可以就餐的里间,右侧就是后厨了,烟雾缭绕里看到两位阿姨正在忙活,看到我,告诉我要在桌子上扫码点餐。坐定,扫码,下单:原味鲜虾鱼汤粉。

这时候外面下起了雨,下楼特地看了看没在下,也就没带着伞。边看书边等我的粉,一抬眼10 分钟过去了粉还没来。心里有点焦躁,也不知道是因为没带伞让我内心焦虑还是因为等待的时间。一般而言,粉一类的是很快的,况且店里外间倒也没有很多人。12 分钟左右的时候,一位阿姨问我帅哥你点单了吗,这时候我瞬间感觉自己错付了,大概率无表情的说“我点了”,因为那时候我感觉到我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她前脚问完,大概十几秒后,老板就端着一碗粉儿问“哪位的鲜虾鱼汤粉”。双重暴击。。。话都有点儿不想说了,扭头举了举手。她边走过来边说道“刚换了纸,打出来的单子上看不出来单号桌号了”,我心说“这是你应该解决的问题,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是你的课题~

端详了一下这碗粉:两种颜色的粉儿打底,粉上排列着仨个头不小的虾;汤底乳白,撒了香菜、葱花在上面,闻起来有淡淡的胡椒味,尝一口汤,很鲜,吃一口粉,它比其他的米粉类有点儿不一样,并不是光滑的,口感有一点点 Q 弹;虾肉紧实,都剔了虾线,其实剔了虾线的虾肉很容易散,只有虾足够新鲜才不散。行吧,我内心里的情绪已经平复了。毕竟美食还是有很强的治愈作用。

一阵风卷残云过后,正在碗底捞的时候,就听见背后一个声音问我“粉够不够,再给你煮点儿吧”,扭头一看,是老板。估计老板是忙完那一阵了,从后面走出来,看到埋头干饭的我。我有点儿意外,大部分时候,老板能写着类似“加面”、“续粉”一类,够意思了,甚少有主动询问的。因为“加不加”,是食客的课题,老板反正是告诉你了:“加不加你的事儿,我不收钱”。我刚说了个“好”,她已经扭头回去了,似乎笃定我就一枚吃货。。。

老板是一位大概 60岁左右的一位阿姨,花白头发,干净利落束在脑后,有点儿瓜子脸,嘴唇和下巴之间挂着一层密密的汗珠,一袭红色碎花连衣裙。问完我又问隔壁桌两个小哥,饺子够不够,要不要再加点儿?随即安排后厨再煮几个饺子,还说下次饺子要加可以提前说,不然快吃完了再说等的时间长。还听到她给走出店的几波妹子们招呼(这时我意识到这些人都在里间),慢走哈。

加给我的粉很快来了,里面还有两个饺子,哈?老板说这两个饺子送你尝尝,下次来可以试试,给老板道了两声谢。

捞干净最后一截粉儿,我的习惯。觉着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是不是有点儿无趣。走进雨里,不算很大,外面的雨显得是那么的惬意和恰如其分,给这炎炎夏日带来了丝丝清凉。回头拍下了封面这张门店照片。回来路上我在想:

1、其实吃饭真就是吃个感觉。楼下的馆子很多,能活下来的馆子,味道大概率都不会很差,给食客以闲适和舒服的就餐体验非常重要,看老板脸色吃饭的地方,有,但绝大部分这么干的肯定都活不下去,毕竟大家用脚投票,能让大家熟知的可能是因为幸存者偏差;

2、眼见不一定为实。当我们以当前信息去给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下定论的时候,大概率是错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获取的信息是全貌的多少,要审慎;

3、纷纷扰扰的生活里面,尽量让自己的心理空间大一些。给自己和别人一些时间和空间,允许别人出点儿小差错,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心情和心境会大不一样。同样是雨,小朋友可以一头扎进去,从头到脚淋个通透挨一通数落仍欢快不已,成年之后少有这种纯粹的快乐,心里装的事情太多了,几近失去享受这种纯粹快乐的能力。生活已然不易,何必消耗自己有限的精神能量去壮大自己的负面情绪,不是不能有,而是正视它,让它过去~

4、阿德勒最打动我的观点之一就是“课题分离”,也曾跟不少朋友分享过这一概念。其实,再进一步是“共同体感觉”包含了: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在这个人人都想各扫门前雪的环境里,仍然有些人愿意在自己的课题之外做出一些小小的尝试,就是这些尝试,是最能打动人也最温暖人。这是“他者贡献”。老板也许不知道,一碗普通的渔粉,一次“继粉”,对一位食客带来了如此多的思绪。乃至我洋洋洒洒写了这么一啪啦。无论这是她的经营策略或是其它,但我选择相信她出于善良,这就够了,不是么?这是“他者信赖”。

5、“尽量善良”,曾是公司的座右铭,很喜欢这句话。一来,不提倡无脑老好人,保护好自己;二来无意之举,并不确定会给另一个生命轨迹带来如何的影响和变化。奇妙无比不是么。

写在最后

曾在微信读书回复一位书友的评论,评论大意是:一个人的力量能达到何种程度?我苦苦挣扎于现世,谁能告诉我,我们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

我当时的回复是:“你好好活着,过好自己的生活,开心快乐,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们看到你的笑容也会被感染,内心的秩序得到了加固,对生活的希望又多了一分,感觉世上的温暖又多了一分。你自尊自爱,遵守公序良俗,我们也从你身上感受到了秩序和自己对生活也似乎多了一分信心和从容。作者指的不是从事公益事业,我觉着范围非常广泛:譬如不随手扔垃圾。就已经是非常公共事务了呀。祝一切好…”

这句话更多的是放给我自己:力所能及,尽量善良;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也不要对别人有太高的期待;用心体会,体会生活美好。

自我感觉不是个情绪大起大落的人,媳妇常说我:哥哥,提起来,开心。我想我和她之间像是船和锚一样,大部分时候她带着我到处跑,看不一样的风景,偶尔锚也有自己的想法,趴在原地,她干着急也没辙。风浪来的时候,抓住海底尽可能给船提供一些安全感。

对于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想做一丝风雪里闪烁的微光,也许能带来一些些变化。不敢奢望自己是风雨中的灯塔亦或是黑暗里的光,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能力。

叨叨结束~祝各位好。

相关文章

  • 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

    在《被讨厌的勇气》里,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词语,叫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就是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开来。 一切人...

  •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 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如何做课题分离? 首先判断这是谁的课题? 某种选择所得到的结果, ...

  • 《被讨厌的勇气》day13第三遍重读    第四章    

    人际关系起点是课题分离,终极目标是“共同体感觉”。 课题分离即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达...

  • 人际关系的终点:归属感

    上周的文章在关系里受苦,多是因为分不清「这是谁的事」里,聊到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简单回顾一下。 课题分离指...

  • 课题分离

    I-原文重述 这段拆页主要讲了当一个人面临要决定听父母的话跟喜欢的人分手,还是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和自己喜欢的...

  • 课题分离

    见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和烦恼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感...

  • 课题分离

    今天我们要讲的概念叫“课题分离”,这个概念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来的。指的是想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

  • 课题分离

    与原生家庭的和解之路路走了好久,把我的焦虑绝望恐惧自卑都归结到爸爸妈妈不爱我上面。绝望的人就总是想抓住什么来自救,...

  • 课题分离

    11.9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1 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不是自己的事。 2学会拒绝,不做滥好人。 3只做自己该...

  • 课题分离

    不把别人的期待和评价作为自己的课题,明白什么是自己的课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碗粉里的思绪:课题分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ji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