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表达之七十六: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白日、红日和赤日)

表达之七十六: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白日、红日和赤日)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4-06-20 20:58 被阅读0次

1.白日。白日意象在唐诗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而是融入了清、纯、洁等意蕴,成为清白、洁白、单纯、苍白、惨白、晶莹等意义的象征。这种意象的丰富性提供了广阔的审美可释性背景,使得“白日”具有了可作多种意蕴阐释的内在可能性因素。诗人通过主观处理,将白日意象与不同的物像联系使用,不断丰富和繁荣其审美意蕴,从而深刻体现了文学的理想化、抒情化、个性化的特点。

(1)浮云蔽白日,游子不复返。(《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隔万里,日复一日,是忘记了当初旦旦誓约,还是为他乡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净的心灵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诗人通过由思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古诗十九首》,正是东汉末年接近建安时代的歌唱,与建安诗歌“其流一也”(皎然《诗式》),正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先声。而在建安及整个魏晋时期,“白日”被大量使用,但凡运用“白日”意象的诗句,几乎无往不是好句。】

(2)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曹植《箜篌引》)【白天里疾风吹过,日光渐渐向西流走。惊风:猛烈、强劲的风。光景:阳光。此句笔势似奇峰突起,“惊风”,非谓风惊,人自惊于风也,“惊”之下又继以“飘”、继以“驰”、继以“流”,这些奔涌的字词,令人但觉日色微薄、日影西斜,岁月飞驰如轮、飞逝如水,悲凉之气充斥着诗句,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至愁至哀。】

(2)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曹植《赠白马王彪》)【广袤的原野啊,多么萧条;白色的日影倏忽间向西藏匿。在陷入思念曹彪的苦痛之中,又面对着秋风、寒蝉、萧条的原野和西匿的白日。秋风没有温暖,寒蝉发出哀鸣,白日一派肃杀凄清景色。】

(3)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

(4)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太阳渐渐沉落在西山,白月从东岭升起。阿:山阿。沦:落下。素月:皓月,明月。此句描写了日落月出、昼去夜来的风景,正是光阴流逝的表现,为后文诗人发出“日月掷人去”的感慨作下铺垫。】

(5)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鲍照《代东门行》)【车儿在漫漫长途上远行,颠簸摇晃了一天,又是日落黄昏,夜幕笼罩了静寂的大地。】

(6)千里何萧条,白日隐寒树。(江淹《刘太尉琨伤乱》)【写景之句,描写了作者赴并州刺史任时沿途所见的凄惨景象,反映了他沉重的心情。城濠、沙漠、白日、寒树,呈现出一片萧条荒凉的景象。】

“白日”之修饰为“白”,色是一种明亮的颜色,尤其是用于“白日”,很自然的会给人--种耀眼甚至刺目的感觉;仅是纯洁的颜色,-尘不染,因此“白日”又有--种孤高之感;仅是一种冰冷的无热度的颜色,常会使人想到冰雪,同时,我们常常发现,多云的阴沉天气所见之日,恰恰是最白的,于是"白日”又隐约透出一-种冷峻,萧然的气氛。这些感觉,恰好是“慷慨悲凉”的氛围所要的感觉。“白日”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日,其他的背景都被忽略了,“白日”是更加孤独耿介,苍远空阔的,有一种奇崛之感。

2.红日。红日是-一个很直观很容易得到的形象,在日出日落时,红红的太阳是很常见的。

1)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李白《望黄鹤山》)【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着天上的太阳。远看去,朵朵白云似乎从山的四周升腾而起,一轮红日仿佛就跟山中的高峰相互依偎着。】

2)“红日永,风和百花香。烟锁柳丝长。(五代·和凝《小重山》)【用“红日”“百花”“烟锁柳丝”构成了一幅春景画】

3)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李煜《浣溪沙》)【这里有时间、有环境,更加使读者看到作者追求和安于奢华享乐的态度和精神世界。通宵达旦的歌舞,奢丽浮华的器具,放浪不拘的宫廷生活,在作者眼里是那样的和谐自然。】

4)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秦观)【梦魂中也到不了所思念的人身边,一觉醒来太阳开始西斜快要落山了,满院的芳草衬托着残花。抒发了百无聊赖、虚度光阴的感喟。“满庭”句情景兼美,极有境界,所言虽小,所指甚大,于景语之中将思夫与自伤自怜的情绪一笔收尽,隽永自然,不露痕迹。】

5)红日三竿,醉头扶起还怯。(周邦彥《华胥引·秋思》)【酒后初醒,体软头晕,太阳已高高升起。”词人借酒浇愁,醒来之时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了,“扶”和“怯”体现了愁绪之深,“为伊消得人憔悴”,此时他一副病怏怏的姿态,连起床都很艰难。】

3.赤日。红色的太阳、烈日。也比喻天子。”赤日”的意象,事实上比”红日”更早,早在南北朝时期,何逊即有”赤日下城圆”之句,且在整个盛中唐的使用。

1)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施耐庵《水浒传》)【从天空写到地上。天上烈日当头,骄阳如火;地上稻禾枯焦,土地干裂。大旱之年,酷热难耐,庄稼被烤晒得枯焦了】

2)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王维《冬日游览》)【青山横陈在苍苍树林中,火红的太阳团在平原之上。壮丽又贴切地展现了冬日山上万木凋零、平野开阔空旷的景象。】

(3)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红日当空,峰峦和树木笼罩着一层霭霭岚气;蓝天下,大江滚滚,入海而来。这两句写出了画中的山水,完成了上面的“沧州”画意。寥寥十字就描绘了一幅青天赤日、江海奔流、石林山岚的雄浑图景,概括力表现力都很高。】

相关文章

  • 蒋萍思维导图武林计划NO.34(读懂古诗词四)

    中心以两写意的仕女图来表示古诗词。从表达方式、手法、结构安排和修辞手法四个方面来阐述!

  • 精进玉衡-深圳徐和堂2021年3月第2期

    丽萍讲解-中诊之闻诊 红日演示手三阴刮痧手法,刮痧师互刮

  • 收藏:古诗词的35种艺术手法

    在古诗词中,有许多艺术手法,今天,跟大家分享古诗词中的35种艺术手法,了解了这些,无论是对于古诗词学习还是写作,都...

  • 《白杨礼赞》资料

    1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

  • 娟子爱写作干货分享

    写作中的几种常用手法 1、象征 象征指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用某种具体事物的形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

  • 诗中是怎么形容太阳的呢?

    形容日的有赤日、日曈朦、金乌、晚霞红、晚霞明似锦、仰高红日近等词语。 赤日:红日、烈日。 日曈朦:天将亮的样子,太...

  • 释梦课一

    释梦一:梦象征 一、象征的形成 象征是梦形成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编码机制,也是人类潜意识使用最频繁的做梦的手法之...

  • 君诺讲稿《古诗词常见修辞手法》

    大体上来说,古诗词常见修辞手法主要有: 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通感、双关、...

  • 鸡在婚礼文化中的寓意

    文图/李根勇 鸡在婚礼文化中,包含着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象征,是用有形的事物表达某些抽象意念的一种手法,也是民俗事...

  • 白鹿原中的象征手法

    这两天太忙了,所以白鹿原就被冷落了两天。 今天想谈谈白鹿原中的象征手法。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只是我自己的想法。 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表达之七十六: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白日、红日和赤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jt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