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作名: Voices from Shanghai: Jewish Exiles in Wartime China
。。ISBN: 9787213106231
。。内容简介。。
当希特勒上台,德国军队开始席卷欧洲时,近2万名中欧犹太难民逃到了上海。本书收集了犹太难民在登陆中国后数年内创作的信件、日记、诗歌和短篇故事,再现了他们艰难跨越语言文化、信仰体系和民族传统的障碍而努力谋生的心路历程,并揭示了上海犹太社团内部因经济地位、信仰水平和阶级出身的差异而面临的严峻挑战。
本书文字取自档案馆、私人收藏和早已停刊的报刊,不仅是对纳粹大屠杀和流亡文学的充实与丰富,而且为一窥来沪犹太难民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原始文献。编者作为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不仅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补充小传,还结合时代背景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书中文字风格多样,或写实,或讽刺,或幽默,或抒情,或移情,或激励人心,读来真切,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 。。
伊爱莲(Irene Eber,1929—2019),纳粹大屠杀幸存者,曾担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东亚研究讲席教授。研究领域集中在犹太人与犹太文化在中国,成就斐然,另著有回忆录《抉择:波兰,1939—1945》(中译本2013年出版)。
。。短评。。
#
“只要挣钱多,就能在上海过上欧式生活,而忘记这里是亚洲。”
#
资料意义很强,但是无法对这些难民产生同情。这哪是寄人篱下,对于避难的生活还挑三拣四,对正在受到侵略的中国劳苦大众没有同情。甘愿接受日本的管理等等说明他们从文化思想上就不认同,仅仅是走过过场时机到了拍拍屁股走人的心情。只有反感无法同情。
#
抱着从中寻找中犹人民亲睦友好这一美好愿望的读者无疑会失望,从这些犹太难民的诗歌、散文、书信、小说中呈现出来的是巨大的民族和文化差异。流亡中的犹太难民愤懑、忧虑,焦心生存和未来,接触到的多是苦力、伙计、乞丐等底层中国百姓,有些难民对中国百姓的苦难抱有同情。从中也能看出犹太难民自身的四分五裂,他们当中很多早已向父祖辈生活的那片土地上的民族、语言、宗教、文化归化,与其说他们是犹太人,不如说他们是身为犹太人而被驱逐的俄国人、波兰人、德国人……。有一点史料价值,晚上被辗转腾挪没法倒车的工程车搅了睡眠。
#
被书中收录的诗歌深深打动,比如这首:“无论在欧洲还是在此处/这话都适用:人是习惯性的动物/巴比伦式各种语言的喧嚣/随着黄包车和人群而不断流动/充斥在美元、里拉和英镑的兑换中/可惜还有不健康的天花/以及摩天大楼、苦力、上尉、南京路和鲨鱼牙齿状的标线/老上海人不会被这一切吓住/人必须活下去,将责任肩负。”
#
勤劳的砖瓦匠(1942) 我在上海有栋房,像新的一样, 最近拍了照,看上去有点异样, 少了几块石头, 需要新的补上, 能找到新石头吗?我问砖瓦匠。 当然,那人说,这样吧, 明天早上就开工。 八点钟到了,又过了, 一小时后,他才进场。 我说,迟到了。他说,不, 时间刚刚好, 我住得远,路程长, 没有电车, 走着来也不赖。 他开工,细细端详和思量,准确精当, 又把一切用得到的东西摊开。 抬头看了看房,需要一块石头补上, 他捡起一块石头,又随意放到一旁。 他找到梯子,想爬上房, 拿着它刚走了八步,钟敲了十响。 早餐时间到了,他甩开腮帮, 吃完点燃烟斗,忽暗忽亮, 接着打起小盹,直到钟再次鸣响。 他捡起石头,还是先前那块, 但脑袋不太对劲,喷嚏张嘴就来, 他吓了一跳,将石头放到一旁。 他四下寻找手帕,未能如愿以偿。 我说, 无妨, 把我的给他。 这下他像离岸远远的鱼儿,感觉不赖, 他拿起石头,还是先前那块, 正要走向梯子,钟敲了十二响。 于是,石头被放到一旁, 他老婆走了过来,拎着午饭, 干活这么辛苦,吃起来真香。 她坐在他身旁,他坐在她身旁, 他们嚼黄瓜,吃土豆,喝陈酿。 现在他边读新闻,边怒声嚷嚷: 又罢工了,他们应该工作,像我们一样。他吻了吻她,接着把双眼合上, 后来钟敲了两响,他只得起床。 他搅拌水泥,拌得又软又黄, 他捡起石头,还是先前那块。 但午饭过后,他的胃疼得慌, 遂放下石头,抓起读过的报, 去了茅房。 再次出现时,钟敲了三响。 他捡起石头,正是先前那块, 走向梯子,意气焕发。 梯子共有二十级,他面不改色, 爬到第十八级时,钟敲了四响, 他止步,不上也不下,运气欠佳。 他的计时收费不许他再上两级, 带着石头下十八级又会将命伤。 如此接近完工之际该如何是好, 他在是干活还是勤奋之间彷徨。 勤奋照旧胜出,他这时疯掉, 让石头正好落在我的脑袋上。 我叱责、抱怨。他说,为什么站这儿? 你的脑袋岂能用来干这种低贱的活儿。
引自 卡尔.•.海因茨.•.沃尔夫 / 117
#
再多些光明(1941) 悲伤之家,歌德正值弥留之际, 黯然神伤的哀悼者们在倾听 睿智的言辞。 他的劝诫细若游丝: “再多些光明!” 在我们的世界,在所有的国家, 只要那里尚有自由的人, 四周就回荡着一声呼喊: “再多些光明!” 思想自由是每条马路的要求, 我们可能被爱,也可能遭恨。 只有无用者躲避我们的呼唤: “再多些光明!” 我们不去追逐星辰和灿烂的阳光, 自有万千“灯火”在城市的阑珊中闪烁。 卑鄙者不会信守许下的承诺: “再多些光明!” 我们为你工作,意足心满, 你助我们点燃“灯火”,一盏接一盏 直到璀璨的光芒穿透所有的人心。 帮助我们将众生从沉睡中唤醒, 让他们寻得“灯火”的通明, 留意到我们的呼唤: “再多些光明!”
引自 库尔特.•.莱温 / 087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