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简称为四端,即人的四种德行,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孟子强调性善论,主张以人为本,则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重大贡献。二千多年过去了,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其主流价值不可磨灭。仁义礼智,则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接棒而行,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昌盛。
当今社会,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渐体会到精神生活的伟大,但忽略了德性的修养。以物质占有为第一,名利之争或明或暗相互绞杀,只要在有人群的地方,其精彩的剧目都不会缺席。谋利夺利,不择手段,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真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市场经济即为法制经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获取利益国家鼓励,但突破法律底线的手段获取利益则是不允许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现如今则是君子爱财,取之无道。获取不当利益的手段花样百出,形态各异。名利固然重要,但获取名利的手段更加重要。仔细观察现今的社会,高大上,伟光正的背后,又有多少见不得人的地方。他们人前是人,背后就是鬼。只要沾上高大上,伟光正的噱头,以一副正人君子的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时,请记住这里有陷阱。无知和愚昧,不是一时之欢,而是长期的堆积。自由和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社会有风险,入世需谨慎。
凡是光鲜的背后,一定有丑陋的鬼怪。社会浮躁,人心不古,其实质就是缺乏信仰。愿意做名利的奴隶,而不愿意做独立的自己。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分不清除物质生活之外,还有一种精神生活。盲目崇拜物质,以享乐为极致,分不清法律和道德的边界,是非对错模糊,不是嗅觉出现了问题,而是灵魂出现了问题。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自然谈不上良心和良知,以固我为中心,认为一切所作所为都是理所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下,好人也走向了他的反面,道德的指引作用也丧失殆尽。
人之根本应以良心计,没有恻隐之心,没有羞恶之心,没有辞让之心,没有是非之心,人的德性又从何彰显。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衡量的标准又从何而来。如果人仅仅选择物欲的需要而不问其他,甚至出卖和丧失良知,其后果都是非常恐怖的。良知是人的魂魄,魂魄不能丢,人没有了魂魄就是一皮囊,所以人的良知也不能丢。良知乃人立身之本,立言立行之基础。万大高楼平地起,需要地基的牢固,否则倾刻之间就会坍塌。如果人没有良知,不知善恶与是非,只是吃饭的一家伙,要有何用。知善知恶为良知,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时,这个人才具有良知意识。有了良知意识,才知羞恶、是非的判断能力,辞让之心就产生了。责任、尊严、感恩、谦让等好的品德就呈现出来了,人之本有之义就得到了彰显,而社会所需要的好德行就会呼之欲出。
良知的唤醒,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能完成的,需要社会、国家、个体的共同努力。社会稳定和谐,不是专制下的产物,而应该是源于个人内心的自觉。适度物欲,尽量调剂精神生活,倡导主我反对固我,让良知回归本位,让个体彰显活力,以人为本才是上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