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信息。上面是快手是网上排名前五的耗流量软件,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就打开百度查了查,为什么快手这么火?下面回答的人大多都是批评快手的,“说快手是庸俗文化的载体什么的”当然也有反驳的“说什么知乎就不低俗,知乎的伪君子更多”,为了更好了解两者的不同,我就把两个软件全下了下来,好好了解了一番。经过试验我总感觉快手更接地气一些,虽然看知乎能学到很多不知道的东西,但总感觉有种被洗脑的感觉。不知是不是我学历低,读的书少,还是和我平常不关注时政热点有关系,而我看快手就不会,快手里面虽然有些鱼龙混杂,但也充满了“乡村大世界般的朴实”令人通俗易懂。但看完快手确有种浪费时间,没有意义,学不到任何知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快手和知乎也不可必免。

娱乐方式,从古至今有很多种。如古时的下棋,对对联、蹴鞠等多种多样;到了现在就变成了喊麦,跳街舞、玩快手、看知乎了,不由得想起任何时代下的文化都是经济的产物,那快手和知乎这种文化的两极化式的出现,是否也与经济发展有关?是不是因为高速发展经济,从而忽略了文化的发展,因而导致文化两极化的出现?还是因为贫富差距太大造成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这种现象在现代还会重演吗?但现在社会中,富的奢侈,穷的温饱,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发展都不平衡的现象也有所体现;导致文化发展不平衡也有些道理。

据统计,玩知乎的大多是像欢乐颂里主角一样,在大城市北上广打拼的工薪阶级。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打工50年,也买不起大城市的一个房子,比不起富二代,官二代。就像大城市里无根的流浪者,却不甘心回到农村,又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就像古代的诗人不被重用,却怀有满腔热血的报国之志,只能借知乎来发点光,散点热。

而快手呢?则以博人眼求为主,就想小品一样,是生活的调味剂,同样必不可少。玩快手的人呢?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以中途辍学,中专学历和农民为主。就拿我来说吧!从和我上初中到大学的到最后只占班里的6分之1,可见当时辍学的人有很多,他们当时就是倡导读书无用论,说上学不一定找到好工作,还不如早早打工,而忽略了上大学的真正意义。他们都是无吃苦耐劳的能力,并且不会干农活,还向往大城市生活的新一代农民工。为了钱,为了获得关注,只能在快手上演了“自虐”来获取同情和关注来谋求存在感,心疼他们。虽然现在快手上有些混杂,但在某一程度上反应了最低层人的生活状态,社会应给予他们相应的关注,而不是嘲笑他们。

以上是我对两者的理解,希望未来的某一天,快手可以和知乎合并,在也没有两极化,文化也从庸俗转变为通俗。快手上再也在没有“自虐”来博眼球,求关注。知乎上再也没有为了有名而伪装成“大神”,而是人人都成为大神!期待并希望这一天可以快点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