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益动,感谢一路有你

作者: 逆刘而上的山茶 | 来源:发表于2017-01-14 02:35 被阅读731次

        2014-2016,连续三年参加由千禾基金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益动广东”公益健行活动,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一路有你。

        是你——主办方的工作人员,辛苦细致地筹备,让2000多人参与的大型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是你——可爱的义工志愿者们,无私地奉献,保障了我们一路的安全与补给;

        是你——认识的和不认识的热心捐赠者,给予我们最实在的支持;

        是你——勇于挑战自我的参赛者们,努力践行公益与户外运动的完美结合,让“每一步都有力量”;

        是你——坚持三年参加“益动广东”的我自己,尝试去做曾以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收获了很多珍贵经历。


                  “益动”之前——缘起

        三年前,最初知道“益动广东”,是在家工作营志愿者协会的BUT微信群里。(家工作营志愿者协会是一个致力于麻风病康复村生活与社会条件改善项目的公益机构,以下简称JIA ,JIA即Joy in Action,意为行动的快乐。毕业后的大学生志愿者及社会人士加入BUT,即Backup Team,继续关注和支持JIA)

        听说通过“益动广东”这个平台可以为JIA筹款!而参加的形式是组个队,去暴走一天——团队赛,每队4人,需要共同完成1000元以上的筹款目标,以及对应公里数的越野赛。完赛后,指定支持的公益机构就能得到我们筹得的善款,用于开展公益项目。

        太有趣而且有意义了!于是和我先生(当时还是男朋友)@锦肥 一起报名。我俩本来就都喜欢户外运动,也是缘起于公益而相识的,“益”和“动”都在向我们召唤,没有理由不参加。关键是:JIA需要钱,而我们特能走。

        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个平常的决定,会伴随着我们,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一起见证重要的时刻。

        三年来,我们的队伍成员有些变动:

      第一年和BUT第一届会长@Michael,还有@剑开 一起参加;

        第二年,BUT第二届会长@Seeha 和@剑开 两夫妇加入,@Michael 就另组一队了;

        第三年,因为这对夫妇喜得贵子,无法参赛,我们便和工作营的朋友@掐紧、@小廖 新组一队。

早上6:00出发时,天还没亮

        不变的是:我和@锦肥 一直都在;我们的队名一直都是霸气的“纵横山野”,也是益动广东的前身在2012年首次开展时的活动曾用名。最重要的,是我们对益动广东不变的认可和不变的热情。



                    益动的“益”——花式筹款

        益动广东每年9月底10月初开放报名,队伍组建成功后,即可开始筹款,一般持续到12月底截止。在这3个月里,筹款方式自由发挥,筹款对象自由选择。有一支队伍的名字特有创意,叫“不要腿不要脸队”,我觉得用来形容自己再贴切不过了!其中“不要脸”就是筹款时我们的写照。

        结果怎样呢?首先,请数据来说话:

        第一年,我们队筹得1240元,主力是@剑开 和@Michael ,我们还没进入状态,懵懵懂懂之中,就发现2位给力的队友已经完成筹款目标,便不再在意。


        第二年,我们队开始发大招,秉着多多益善的理念,只把1000元当做最基本的底限,真正目标是无限。通过多种尝试和多方努力,共筹得7895元。我很乐意也很自豪地将这些尝试分享出来,希望未来的益动者可以得到一点启发。同时,对每一种尝试中信任我、支持我的善良之人表达最诚挚的敬谢!

          这7895元中,有1232元来自家人,3609元来自朋友,2093元来自陌生人(亲朋的朋友),961元来自义卖。

亲朋好友的支持

        关于钱,最先“挨刀”的,自然是亲朋好友……第一“磨刀现场”,就是微信朋友圈。幸运的是,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且家人都非常有爱善良,给予了鼎力支持。不仅每人大方捐赠,还热心转发,请各自的朋友也来支持。

        说到这里,要给主办方点个赞,每次在手机上操作捐赠以后,会得到一张图——电子捐赠证书,这是给捐赠者的一个荣誉肯定,也是向其他人发出一起加入捐赠队伍的有力感召。

        上图是我母亲的捐赠证书。当时的捐赠系统还有待优化,手续比较复杂;而且母亲刚开始使用智能手机,操作不太熟练,是通过发红包给我代捐的。我收到这个红包时,非常意外和感动。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小姑@月白风清 ,心非常善,容易感动,常常读着书就哭成泪人儿。得知我参加了益动广东之后,不遗余力地支持:自己捐了很多次,捐了第一笔大数后,只要微信钱包里有点零钱(多是在群里抢红包累积的),就凑成一个吉利的数字如19.99、16.66、18.8进行捐赠。

        此外,几乎每天都在朋友圈发动她的朋友同事学生们一起行善。“陌生人”那部分善款,几乎有一半是来自小姑的朋友。她发朋友圈非常有技巧,每条都不重样,也不会直接强硬地要求大家支持,而是分享自己的捐赠证书,和因行善而得的好心情,自然地就有许多好人的善心被唤醒,一起来做善事。据我所知,她的朋友中也有数位是累计捐赠超过3次的。

这样有才又动人的动态有很多

        还有一位非常令我感动的支持者,是我叔叔的好友@何医生 ,自己捐赠后,还花了很多精力在微信群里发动了他的同学们发红包,然后转发给我,并告知好心人姓名,由我代捐,再把捐赠证书一一发给好心人,那段时间我的手机里存了40+张证书。“陌生人”那部分的另一半善款,就是得益于何医生的帮助。

手工品义卖

          每个人的朋友圈是有限的,亲朋好友以及他们的朋友圈全都尽了力。卖完面皮,我开始琢磨着出卖劳动力。刚好我对做手工非常有兴趣,于是尝试用无纺布做卡套。做好了需要有个人多的地方卖出去,因为卡套实在太小,邮寄的话,无论哪一方出快递费都不划算,我宁愿将那8元快递费省下来捐了。于是选定了磨房组织的河源40km大型徒步活动现场,有几千人参加呢!

          那天我和@锦肥 走到终点签到处,扭扭捏捏了十分钟,我俩都脸皮薄,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好意思去兜售或叫卖。眼看着人群逐渐散去,我急了,决定豁出去!跑到去停车场必经的路口,摆开作品,举起写着“义卖”2个大字的牌子,喊起来。开始有人注意到我们了!虽然大部分只是张望一下交头接耳地绕开了,但还是有几个人前来了解的,卡套的可爱造型吸引了2位“美驴”,买下了2个。终于开张了!

        我标价15元一个,但卖的不是卡套本身,而是一份善意。居然还有人狠心砍价,但是也有人很大方,当我翻遍身上的口袋想找零钱时,笑着说不用找了;更有人主动多付钱的。事先就想到了可能有人不会随身带零钱,所以打印了微信转账和支付宝转账的二维码,没想到真的用上了。加上转账的20元,那天11个卡套的准确义卖金额是180元,当天就全数捐了。很遗憾忙乱中忘了留下这些好心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只好在磨房发帖统一致谢了,希望他们能看到,也希望他们喜欢我的手工作品。

        首次义卖获得不错的战绩后,又继续做了一些,前后共卖出46个卡套,义卖总额961元。其中最意外的,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正在租房里埋头缝缝剪剪,房东上来打扫楼梯,凑过来看我在做什么,对这些卡套很感兴趣。得知我在卖,又马上回家把她儿子和外甥带来,让他们各挑一个卡套,要支持我的“生意”。她儿子特地多挑了一个,说送给他的好朋友。问到价格,我十分不好意思地说15元一个(街头很多卡套只卖1、2元钱),房东惊讶了一下,当我解释说这是义卖的之后,她爽快地买下了3个。相信这次义卖经历,也在两个小男孩心中埋下了“公益”的种子,期待它们能发芽。

        筹款截止后,我给每一位留了名且知道手机号的捐赠者发了一条短信,告知筹款情况,说明善款去向,并表示了深深的感谢。还有很多没留名的好心人,不能一一道谢,希望他们能因善得福。


        第三年,已有一定筹款经验的我们,直接把最低目标定为2000元了。队友们即使工作繁忙,还是完成了2103.3元的筹集。

        这一年没有时间做手工,但一位工作营的晚辈@杨梅 主动提出她愿意帮忙做手工品,义卖支持我们队的筹款。非常细致的一位妹子,在宣传义卖品的同时,详细介绍了JIA工作营和麻风病康复村。即使不是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买单,但也有更多人了解到我们在做的事,也许未来会成为我们的一员,或者以其他形式进行助力。因为除短期的筹款之外,我们更希望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影响。

          同时,我尝试了新的筹款方式——卖字儿。

        偶然了解到“简书”这个平台有打赏功能,于是发表了一篇文章《姜无花》,计划将得到的赏金进行捐赠。这篇文章写的是我母亲,很平凡也很伟大;也许大家读的过程中会想到自己的母亲,体会到她对自己的爱。

        承蒙亲朋好友的厚爱,尤其小姑@月白风清 的转发推荐,5天内获得了一些打赏,被平台扣除5%的手续费后,提现了这部分赏金并捐出。

        三年来,通过这若干种筹款方式的尝试,我发现,人们心中总是存有善念的,能得到这些心善之人的信任和支持,我感到万分荣幸。



                  益动的“动”——自虐成瘾

        “不要腿”,说的当然是越野赛这部分了。

        相比漫漫筹款路,越野赛只有痛快的1天。但为了这一天,我们也先后准备了几次拉练。越野赛不同于普通的徒步,它的难度更大。我们参加过多次磨房组织的长距离徒步,40km、60km,都在一个白天内连续走完,平均时速可达到5km,甚至尝试过24小时挑战100km,最后只完成了80%的里程。但无论哪一次经历,都足以让我们对20-30km的益动广东信心满满了吧?

        事实并不尽然。越野赛的路线大部分都在山上,意味着没完没了的上坡、下坡,而这些起伏的地形无形中考验着体力和意志力。根据“拿史勿夫”定律,每爬升100米的海拔就需要比平地多花15分钟,每下降100米需要多花7.5分钟。当这个数据应用到上千米的海拔起伏、二十多公里的里程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越野赛比徒步的难度大数倍了。

        第一年,我们走了20.9km。路上我跑出鼻血,因为很快用纸巾止住了,就没有告诉另2位队友,继续走完全程。如果告诉了,肯定会引起不必要的担心和劝退。也许他们也有一些艰难和不适默默忍下了,是我所不知道的吧。队友就是这样,既担心对方,又不希望让对方担心自己,能扛的就悄悄扛下来了。

左一@雄梅  乱入

          全程花了5小时38分钟,在256支参赛队伍中,排名第12。这是令我们非常自豪的成绩,也为我们队拿下了JIA代表队中“种子队”的美誉。


        第二年,我们走了22.1km。虽然里程与去年差不多,但2400米的累计海拔爬升,让难度增大不少。

        赛程过半,2位男队友都腿抽筋了,我们提议下撤,他们却坚持要完赛,因为肩负着对150多位捐赠者的承诺,后面的路程几乎是靠意志力撑下来的。

        即使这样,我们也只用了5小时57分钟完成全程,在157支队伍中排名第9,与我们的目标——挤进前八名失之交臂。得知我们只比前一支队伍慢了3分钟完赛时,忍痛坚持到终点的@锦肥 说其实还可以再痛一点。这一次,背负着“种子队”的众望,我们是有野心的:希望名次能再上升,最好有机会在终点上舞台领奖,并介绍我们代表的组织——JIA!虽然遗憾,但我们尽力了,便无悔!下一年再努力。


        第三年,我们不要命地报了专业组:全程36km,累计1800米的爬升。按照我们前两年的平均时速,保守估计要花11个小时才能完赛。在11月份,白昼短,11个小时意味着天没亮就要出发,可能走到天黑,这又是一个难度加成。

        十分不巧的是,在赛前2周,有个队友临时被通知比赛那天有工作安排,不能参赛,而我们面临着可能失去记录团队成绩资格的境况。在最后关头,把有过100km徒步经历的@小廖 拉上了“贼船”,简单拉练一次,就上了赛场。

        那天广州难得地入冬成功了,气温骤降,又下起了雨,山上的土路泥泞湿滑,走起来步步惊心。@掐紧 把勉强当雨衣用的皮肤衣让给了只穿短袖的@小廖 ,自己一路淋雨;经过一天的风吹雨淋,皮肤衣就真的变成“皮肤”了,贴在身上没有一丝防风防水作用,@小廖 在最后6公里冻得全身哆嗦,随时有失温的危险,@锦肥 果断脱下了自己的雨衣给他披上挡风。就这样互相扶持着,我们赶在关门前到了终点!那时由于天气恶劣,主办方已经开始强制所有参赛队伍下撤了,我们是最后一支坚持走完全程的队伍。

又冷又湿又饿又累的我们

          专业组中,有32支参赛队伍,只有5支队伍走完全程,我们排名第6(即有一队下撤后坐车抵达终点,比我们先记录了成绩)。

        虽然挑战Top 3是失败了,但我们挑战自己成功了——总用时9小时15分钟,比预计的时间快了近2个小时。细看每一段的配速,会发现我们真的很拼了。

        三年来的越野赛部分,一年比一年难度大,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因为我们想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如果再努力一点,还可以到达什么高度,真的可谓“自虐成瘾”。



                      益×动 = 正能量的n次方

        三年益动,本是为了公益、益人,没想到,最受益的,其实是自己。我收获的不只是这些珍贵回忆,还有感动、还有成长。

          只要有心益,身在动,就能传播正能量。

          2017,一起益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年益动,感谢一路有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pd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