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法看似简单,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但是要想使以前议论文写的铿锵有力,论证力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从写作者角度去分析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可以从中借鉴到很多有益的写法参考。以下面例文为例,此例来源于今年高考全国乙卷的一篇范文:
本例文题目是《今年花胜去年红》。
题目是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好的题目往往可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在题目的选择上花点功夫,尽量使题目新颖而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本题是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从题目上看,“今年”与“去年”进行对比,“胜”一字体现了更的意思,也就代表了发展。所以从题目上看,就体现了发展。可谓突出了主题。
接下来:第一段是如何开篇的呢?所谓万事开头难,我们平时写作时很多时候难在如何起笔?议论文开篇首段应该要做到言简意赅就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就是说要入题快,但是又不能太直接,找准切入点很重要。看范文是如何开篇的:
自2008 年国人高唱“北京欢迎你”到2022 年我们向世界右发出“一起向未来”的邀约,十四年忽焉已过,在这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中国不论是在体育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结合材料)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伴随北京奥运成长的青年一代,我们既与有荣焉,又觉使命在肩,愿将青春和热血,挥洒在祖国大地上,助祖国花开不败。(点题)
短短只用了两句话,既结合了材料,又提出了观点。开放式的写作一般都会给出材料,因此用一两句话概括材料观点很重要,这样才是结合了材料来谈自己的观点:“将青春热血,挥洒祖国大地,助祖国花开不败。”用了比喻的方式,巧妙入题,有创意。
论证部分是最难的,因为要考虑选材和例子如何新颖而有说服力。语言的组织能力。论证逐层递进。这些都是考察写作者功底的标准。不过有些通用的“套路”还是值得参考的:
每段的第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找中心句,在小学二年级就开始涉及,按阅读者心态,无论是我们表达还是写作,都希望最快能知道作者的观点。所以最重要的东西可以放在前面说。例文中:
中国体育的每一次跨越,都源自无数民众的支持尤其是优秀人才的全力拼搏。(明显此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引出下文助力中国体育跨越式发展的众人)他们在这幅“祖国如此多娇”的大型画卷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拼搏进取永不言弃的中国女排,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当代女排精神;十年磨一剑,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跑出亚洲新速度的“飞人”苏炳添,让更多人感受到体育带来的自信;舍弃光鲜亮丽的演员职业,选择职业滑雪的苏翊鸣,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新一代青年运动员的风采……北京双奥惊艳全球,中国体育日趋强大,让世人瞩目。(例举了体育健将中国女排,苏炳添,苏翊鸣为国争光的例子,都是最新的体育热点例子,所以例子新颖。)
非独体育,十四年风雨历程,中国实现了多次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跨越:(由体育推及国家发展,思路更广,由小及大,论证递进)从第一艘航母的惊艳世人,到如今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艘航母即将面世;从翟志刚第一次迈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进行太空行走,到神舟十四号将又一批宇航员送入太空着手空间站建造;从提出脱贫攻坚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祖国跨越式发展的十四年,由无数国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倾力撑起。他们是辛勤的园丁,把祖国浇灌为世界百花园中最鲜艳明媚的那朵花。(例举国家在科学,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例子。由体育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
但这些还不够,今日花开不败,固然值得我们为之骄傲,但如何让花儿更娇艳,才是我们更应该去做的。(此句为承上启下的过度句。由如今的“跨越”向未来的“再跨越”过度)“年年岁岁花相似”,未若“今年花胜去年红”,从“嫦娥奔月”到“蛟龙入海”,从“北斗组网”到“天问探火”,中国实现了一次次历史性跨越。而未来实现更大的跨越,必然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这才是我们在津津乐道于北京双奥之城的美誉时,应该有的觉悟。
面对激流,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勇气;面对重担,有“仁以为已任,任重而道远”的担当;面对辉煌,亦有“自强不息,再创奇迹”的自信!这份自信,也许不足以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引领者,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成为中华民族这一庞大机器运转中的有用的螺丝钉,人皆聚星火之力,便可成燎原之大势。(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增加亮点。)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我辈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自当秉承前人之志,传承前辈之精神,为今日之中国砥砺前行,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提出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