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很苦的人,一点甜味就满足了。这大概说的就是我的青春期,但当时并不觉得苦,只是经常幻想,如果我不是我就好了。
父母都是数学老师,都在各自的学校当得上名师的称号,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两个人,却无法平静生活在一起。在我青春期到来之前他们就离婚了。
青春期的孩子是很好面子的,这是我后来读到了很多心理学书籍,书里讲的,大概对应了大部分人的状况。我是少部分,我忙着掩饰自己是破碎家庭孩子的巨大失落,对于好面子这件事,并没有多大感觉,可能没有精力顾及。
读初中以后,交到了很多朋友,有一个与我最为要好,我们个头都不高,脸型圆圆的,扎着马尾,成绩不相上下均名列前茅。我以为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直到有次暑假我去她家玩并留宿,才发现我们的巨大差别。
她的家非常温馨,面积不大,处处都透露着双亲对宝贝女儿的呵护。她的父母亲都很和蔼友善,对我的到来很是欢迎,摆了一桌的菜,其中一道很特别——是把肉馅塞进青椒中,再烧制而成,咸咸辣辣很是可口。这么精致的菜,我家餐桌上没有出现过。父母离婚以后,我辗转于父亲学校的宿舍和母亲的房子,吃饭经常草草了事,更别说他们离婚之前,吵架的时候摔碎了家里所有的盘子碗。十三岁的我嘴里吃着菜,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感慨和落差,但我早已对掩饰和压抑的技能驾轻就熟,反而表现得热情大方,感谢叔叔阿姨做这么好的饭菜招待我。也在内心幻想,如果这是我家,会是怎样。
从那以后,我再没吃过这道菜。当年给我做菜的叔叔也已经走了很多年,我朋友也失联了,听说她定居在重庆,过得不错。
而我,曾经用尽了力气远离家乡,每次都以为可以换个地方重新来过,甚至还想跑到大洋彼岸,但曾经的伤痕总是在提醒我,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是那个自卑萎缩,不想回家的小女孩。
如今回到家乡小城,回忆涌来一波又一波,我几乎要招架不住——这可能是我之前漂泊的理由,但现在的我,只想要把自己的心,好好地缝补起来。
前几天包饺子,剩了点儿馅儿,我突然回忆起来这道菜,上网去查,才知道名字叫“酿青椒”,遂烧之。多年之后,我的家庭餐桌,总算摆上一盘酿青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