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总结
通过不断地观察内心的想法和实际能落地实践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想法很多时候,经常会偏离实际。比如大脑在思考事情的时候,非常飞快,瞬间可以有很多的想法涌现,但是写下来的时候,往往还是缺这缺那的,再比如通过写计划和观察实际做的事情,也会发现,实际能做到的事情并不符合计划,会受制于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通过观察这些现象可以发现一个事实,我们的想法很多时候都是不切实际的。这里的切有符合,吻合,贴合,契合的含义。
因此,再来观察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实践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地调整想法,使得自己的想法能不断地符合实际的过程。
其次,要思考自己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一是从周遭的环境来的,二是过往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三是想象出来的,四是通过不断思考和学习得来的,如果经常观察自己的想法和做出的事情所导出的结果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第一指导思想,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事情的结果,
这里的第一指导思想,简单的说,可以分为积极的想法和消极的想法
先说说消极的想法,当有消极的想法出现的时候,一般往往会导向不好的结果。
消极的想法有哪些呢?
比如说,自我设限。还没有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已经在想,我会各种做不到,然后就开始进入各种拖或者丧的状态中了,人心是最大的牢笼,自己的想象力,做某个程度上就已经在杜绝了某些可能性。
其次是个人喜好和个人偏见,比如我对某个行业有偏见,那么我会在还没有接触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就已经附带上了一些主观上的想法了,这些想法会导致我不想接触某些人,这样,也是在某个程度上就已经杜绝了某些可能性。
跟消极的想法相对的是积极的想法,积极的想法,往往会容易带来正向的结果。
那么,一般来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比较容易产生积极的想法或者消极的想法的呢?
一般来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熟悉的事情的时候,或者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做事情的时候,我就很容易产生积极的想法,而在身体疲惫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自己觉得不重要的事情,自己不熟悉的时候,就容易产生消极的想法。
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容易拥有比较积极的想法呢?
一是多在某些事情上积累成功的经验,这样就会知道把事情做成功的每一个细节,具体步骤和心理变化,这样再遇到其他比较让自己容易遭受挫败感事情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免疫力,不那么容易被不好的情绪控制,一旦陷入丧的状态中,人更多的时候,是在跟自己的内心对话,而不是在做事情,这样,自然就做不好事情了。
二是找高手带路,这个高手可以是有相关经验的人,也可以是某一个教程,也可以是某一些工具,软件,这里的高手是指那些能提高自己效率的人或者事物。
在做事情的过程,比较容易遇到挫折的地方,往往是出现在自己认知不到的地方,或者是自己能力不够的地方,而自己往往会受限于过往的经验,会习惯性的用过去的思路做事情,这种思路有时候会管用,但在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的时候,容易遭受碰壁,这个时候,要么换个思路,要么请教高手,换一个你自己想不到的思路,很可能就比较容易破解了,一旦发现原来这个事情可以这样处理的时候,自己怎么就想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感,从而有动力去做事情
三是有预备的心理,提前把未来会遇到的问题,提前写下来,写得越具体越好,人的本性是会恐惧未知的事情,一旦你把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提前描绘下来,确定下来,确定到具体的时间,具体的事物,就会相当于给爱脱缰的大脑,绑上了绳索,不会那么容易胡思乱想。
四,是跟心态积极的人在一起,这样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无论身边的这个人,是鼓励我也好,或者是说我不容易接受的话的时候,但本质上是一种正面的思想的时候,都会比较容易从不好的情绪中走出来。
五,跟容易陷入丧相对的另一种情况,是容易陷入自嗨,。自嗨是一种我都快把自己感动哭了,怎么就是感动不了你的状态,比如用忙碌的工作掩盖自己的工作效率低下或者逃避某些需要面对的问题。这种状态也是要常常警惕和避免的。
小结:
要理解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并不一定会符合实际的,所以遇到想法和实际的结果不符的时候,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同时,要意识到不同的想法会在某种程度上去影响自己的做事结果,要了解和认识它,并且知道可以通过选择积极的想法来改变可预见的结果。
写于2021-02-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