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睡不着,就问妈妈:“妈妈,我下辈子会是个好人吗?”
妈妈想都没想就很干脆地说:“会!”
我问妈妈:“为什么呢?”
没想到我这一句“为什么”招来了妈妈一大堆的话。虽然有点多,但是我喜欢听妈妈说这些话。
首先,妈妈说什么什么
然后,妈妈说什么什么
最后,怎么样怎么样
首先什么呢?首先妈妈跟你说:“若问前生事,今生受者是。若问来生事,今生做者是。意思就是如果你想知道前生是怎样的人,看你今生过的怎么样就知道了。今生是前生的果。如果想知道来生是什么样的?看你今生做了什么就知道了,今生是来生的因。今生多做好事,来生必得好报。”
然后什么呢?然后妈妈说:“你的本性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所以来生一定会有好运气。”
最后什么呢?最后我们高兴地睡觉了。对不对?
这就是我和大宝睡觉前口述了一个作文的过程。本意也不是这样的,就是普通的聊天,聊到了作文,他就随口叙述了一下。没想到说的这么好。结构很完整,要素交代很清楚,而且有真情实感。
我跟大宝说:“你看,作文也是有生命的。六要素就是它的身体,胳膊腿要完整对不对?你的真实感受就是它的灵魂。你往里面加入的古诗,四字词语,谚语都可以让它变的更漂亮。这样就很完美。对不对?”
大宝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以前大宝很怕写作文,每次都哭哭唧唧地跟我说不会写。现在忽然发现大宝写作文入门了。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还记得之前跟他说了很多次六要素他总是记不住,在一次作文课上,老师提问六要素,别的小朋友都不会,只有他说上来了,所以特别有成就感。一下子就记住了。六要素有了文章的框架就有了,事情基本就交代清楚了。然后他脑子里不知道啥时候悄悄装进去很多四字词语,不管对不对,合适不合适,先用了再说。然后写的又是他自己的经历,比较有感情。所以一篇有模有样的文章就诞生了。有了第一篇,思路就形成了,后面遇到作文就往这个模子里套就行了。大宝还是挺聪明的一个娃。
语文生字是大宝的一个短板。不会写的字太多。前两天一个“孤”字问了我好几遍,最后我问他“我的儿子是傻瓜吗?”以后一问这个字怎么写,他立刻就想到“儿子是傻瓜”这句话,就知道“子”加“瓜”就念“孤”。从那以后,遇到不会写的字,我就给他联想一个容易记的场景。
今天晚上,娃听写生字。以前没少因为这个作业哭,因为不会写,又不想不会写。所以很拧巴。然后导致我也特别生气。没少跟他发脾气。今天晚上听写,遇到不会写的我都尽量给他拆解一下,联想一下,他一下子觉得特别有意思。在又累又困的情况下,听写了六七十个字。没哭没闹还挺高兴。我忽然觉得大宝这块短板很快就能补上了。
今天,大宝同学的妈妈跟我说他儿子英语感觉不入门。我一直就在想什么叫入门。现在忽然觉得入门就是让孩子感兴趣,让他觉得有趣,然后自己愿意去接触这个东西,然后面对这个东西的时候能有思路,知道怎么去处理。这就算入门了,再想提高就得看你愿意在上面花多少时间了。
通过今天与大宝的互动,我似乎找到了一点感觉,关于怎样让孩子入门。首先最重要的是让他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给他说十遍八遍也记不住。方法就是变着法地夸他。发现每一个星星点点的进步,各种真诚地表扬。越表扬他越愿意把这方面做好。以前我要求他“字必须写工整”的时候,他反而写的特别乱,今天我说“可以了可以了,挺不错了。”他还在那跟自己较劲,一定要写好。这就是表扬的力量。特别强大。(当然这里有一个重点是,自己必须做到不焦不躁。平和互动。)
困了,先不写了。
继续,书接上文。接着说表扬的力量。
大宝前段时间字写的特别乱,有时候一句话一个能认出来的字都没有,就是一团乱毛线一样。那天写卷子,我挑一个写的比较好的字跟大宝说:“这个字真不错,要是都这么写该多好呀。”果然后面他写的特别认真,我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着,他真的特别努力地想把字写好,有时甚至因为一个字怎么写也不好看急得直哭。然后我跟他说:“原来你这么喜欢书法呀?你之前为什么把字写那么乱呢?”他告诉我,他那是自创的签名体。有时候老师让家长在作业上签字,前后桌的同学万一家长忘记签字了,他们都找大宝帮忙代签。我听了哈哈大笑。原来是这样。当时为了大宝写字乱这件事我没少着急上火,也没少批评他,原来这只是孩子成长路上一个探索的过程。要激发孩子内心的力量,就要让他以自己的方式成长,接受他探索、试错的过程。
以前的我不能接受这个过程,总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希望孩子听话,按我说的做,这样孩子也能少吃亏费力。但是结果却是孩子越来越叛逆。家里每天过的鸡飞狗跳的。现在反思,是我错了。以前某一件事做错了,我跟大宝道歉,大宝都是不假思索地说“没关系。谁让你是我妈妈呢。”昨晚,我跟大宝说:“我觉得我之前做了很多错事。对你发脾气那些事,给你带来很多伤害。对不起啊。”大宝沉默了。没接这个茬。我知道,这么多年的错误,不是一句“对不起”能解决的。从而就更加清楚以后该怎么做了。顺应孩子内心的力,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成长,即使走了弯路,这条路上也一定会有不同的风景。为什么非要把他这棵独一无二的小树修理成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呢?
以前孩子不写作业,逼着写,这样即使写也磨磨唧唧,写的特别慢。每到周末家里都要爆发战争。这周末也如此,一大堆的作业,周五周六一点不写,周日去象棋比赛,到家就黑天了。又困又累还得写作业。昨天写到十一点,语文卷子还有一些没有填。以前我会告诉他怎么办。现在我啥也不说,看他自己怎么处理。昨晚,我问他怎么办?他随手撕了几张纸,然后说他占卜的结果是不写。我哈哈一笑,没再搭茬。以前肯定逼着他把所有作业做完。今天早晨装书包,看着语文卷子空着的地方,他说:“要不填上吧”。我说:“那玩的时间就少了呀”,他说:“没关系,少玩会就少玩会吧。”跟之前对比,我俩说的话整个换了个位。他说了我以前说的话,我说的是他以前会说的。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费了我多长的时间?好几年!别小看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孩子从自己内心去做的事情,就是他内心力量增长的过程。
激发孩子的兴趣,还要适当示弱。我从小就喜欢古诗,所以很多古诗不能全背下来,最经典的两句也一定会。孩子上学了也要求背古诗,所以他要求背那些我大部分都会。有时候就和他一起背。基本都是他跟着我背。昨天他看作业,说有一首古诗老师要求背会并默写。我连书都没看,让他提一句,我看自己会不会。结果一听,压根没听过。然后和娃一起背,当然没有他背的快。第二天再复习,他还能背下来,我又是一句也想不起来了。娃觉得妈妈不会的他都会,他比妈妈还厉害,所以就更有兴趣了。
陪娃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或者说,其实是娃陪着我们成长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自己懂的灌到孩子脑子里,不让他们成为我们思想的延续,而是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