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当地时间17号、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举行了本届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式。今年都有哪些作品入围主竞赛单元?为何在戛纳评委中经常可见中国电影人的身影,但中国电影入围戛纳却并不常见?
今年,戛纳电影节迎来了它的70岁生日。眼下,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早已带着作品,涌入这座法国海滨小城。
创立于1939年的戛纳电影节,欧阳海水觉得是全球最有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它与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不少人会直接将它与“文艺片”划等号。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左衡介绍,导演李安先生曾做过一个有趣的比较,威尼斯电影节更讲究艺术均衡的水准;柏林电影节更强调导演的个人风格;戛纳被大众认知的,是比较鼓励创新、推崇创造性。在这几个电影节中,艺术形式、电影语言的革新,我们经常在戛纳电影节获奖影片中看到。
与往年一样,今年最受关注的还是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的赛场。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19部影片从1930部报名作品中突围。其中法国、美国数量依然最多,各有4部。来自亚洲的影片有3部,分别是韩国导演洪尚秀的《之后》和奉俊昊的《玉子》,以及日本女导演河濑直美的《光》。
欧阳海水认为在主竞赛单元展映打头阵的是美国独立导演托德・海因斯的半默片《寂静中的惊奇》,影片1927年部分的画面,完全以无声电影的形式呈现,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时代。这部电影无疑完美的符合了电影节艺术总监弗雷莫对戛纳电影节的定位:既忠实于历史,也注意新生事物和独创性。他认为正是这样,才使得戛纳电影节成为时代缩影,金棕榈奖杯影响力70年经久不衰。
为庆祝电影节的70年华诞,组委会为今年的最高奖准备了一座独一无二的奖杯:镶嵌了167颗钻石的金棕榈奖杯。遗憾的是,对中国电影人来说,这座华丽的奖杯依然只能是看看而已。这两年华语片连主竞赛单元的门都没进过,最近一次入围是《山河故人》,2015年,贾樟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