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初探

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初探

作者: 月牙儿_13a3 | 来源:发表于2023-07-04 17:47 被阅读0次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在2015年寒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欣喜的是,学校连续四年参加了郑州市教育局实施的“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项目,在四年的项目学校报告中,我校学生的高层次认知水平、学习自信心、品德行为等11项指标,均远高出区域健康平均指数。特别是学生自信心指数高出平均水平66.6%;学生学业达标指数高达97,接近满分;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认同指数高出平均水平100%;师生关系和谐指数更是高出平均水平133.3%!学生作业时间和校外补课时间极少,睡眠时间高出区域近一倍,充分显示了学校以高效的教学搏击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有效学习、健康成长,让教师有效教学、精致生活,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核心发展力得到了不断提升,“让每个孩子阳光灿烂”的办学理念得以充分彰显。学校是如何取得这些骄人的成绩的?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学校的一系列改革。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为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早就在2004年在全省率先取消早晚自习,学生下午的两节自习也完全还给学习,这样学生有很多的时间进行自学。还有由于郑州市现在采取民办初中学校提前考试的政策,优秀生源向私立学校流动,我校的划片生源质量逐年下滑。所以我校近些年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大胆有效的改革,为积极应对在线教育的挑战,着眼学生成长,我校积极推进“教学切片”“组合课堂”的实践;因需设课、按需施教,走班上课,实施个性化教育;模拟联合国、炫彩剧社、笔墨年华文学社、定向越野、机器人爱好者、生命急救、自然之旅、科学探究营等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拓展视野,张扬个性,对于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学习。教师们也想出了很多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讲课方式的改革,利用网络教学,班级组学生组成组成网上讨论组;学生座位的改变,每五个学生一组,坐成丁字形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讨论和交流的机会。教学中老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体现,新型的优秀教师不是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而是深入教学教育领域,进入学生学习体验,了解学生学习效率高效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投入学习中。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觉性弱的问题,教师们纷纷采用很多方法改变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以物理学科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做到针对学生的差异,做到人人参与,都有所获的。首先是“合作学习小组”被不少教师采用,但是都是在学习新课或实验中的合作,用组长负责制带动组内同学的主动学习,是一帮二或一帮多的形式呈现的。而物理学科无论在实验、生活中都注重学生体验,学生在综合应用和理解知识、原理上存在差异等,面对这些我们只有用最科学、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组织教学。在物理的实验课上,我们更是把“合作学习小组”运用到了极致。例如在八年级上学期的实验课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我们的分组实验是把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分成一组,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先做实验,动手能力差的观察实验和记录数据,等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动手能力差的同学再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卡壳的地方,实验能力强的同学帮助讲解并再次师范,知道同组的同学弄懂和会做实验。动手能力一般的两个同学分在一组,两位同学先讨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要点,等两人理顺了操作的过程后,其中一位同学动手操作,另一位同学在旁边观察,实验中遇到卡壳的地方老师进行简单的点拨,学生马上就掌握了实验,然后另一位同学再做实验,刚做过实验的同学可以当小教师进行指导,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实验的操作和找出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物理复习课堂上或习题课上我们进行大胆改革,用三人小组的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这里所指的三人小组合作学习是是由三名异质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在学习中梯次结成师友进行互助的学习方式。即同组中A是B的小老师,B是C的小老师,在课堂中A给B答疑,B给C答疑,然后再反过来,C把思路重复对B讲,B再对A讲,组内解决一些问题的范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因为A和B思维碰撞的多些,B又和C有相近的学习基础,有利于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如在学习液体压强时学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

    A.P2=P1,F2=F1

    B.P2<P1,F2<F1

    C.P2<P1,F2>F1

    D.P2>P1,F2<F1

    对于这类题目的问题的解决,一般就是利用三人学习小组来解决,老师基本上是不讲解的。首先是小组内的同学讨论,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由于压力不变,都等于容器和里面所装水的重力之和,由图可知,受力面积变小,所以压强变大,对于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计算己比较复杂,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的深度变深,对底部的压强变大,受力面积变小,而压力等于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乘积的大小无法判断。题目中有没有无法判断的选项,似乎出现了问题,该怎么办?请同学们思考,如果同组的同学不能解决,可以和邻组的同学讨论。这时三人小组的A同学通过讨论明白了利用容器的形状来解决问题。在A同学讨论时,同组的B同学给C同学讲解压强的变化问题。B、C同学弄明白了压强问题,A同学已经解决了压力问题,然后给同组的同学B讲解压力问题,B同学明白后,在给C同学讲解。而A同学此时在做同种类型的变式问题。如果同组的同学遇到不会的题目,可以把题目写在黑板上,请求其他组帮忙解决,班内只要有学生能够解答的问题,教师尽量让学生去解答。学生实在不能解答的问题,老师只是提示一下思路然后有学生去解决问题。一个学生回答不全面其他学生补充,知道问题弄清楚为至。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密度的测量后,老师请同学设法测出体育课上所用铅球的密度,从而判断体育课上所用的铅球是不是纯铅的,既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又练习了利用密度判断物质的成分。由于铅球的质量和体积都较大,无法用实验室的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测出它们的密度。老师告诉学生铅球的质量是4千克,请同学们想法测出铅球的体积,各组同学想出了很多办法都测出了铅球的体积,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铅球的密度,从而判断出了体育课上所用的铅球并不是纯铅制成的。我只列出其中一组测量体积的方法:这组同学是用一个较大的可乐瓶,把铅球放入可乐瓶中,向可乐瓶中倒水使铅球完全浸没记下水面所在的位置,然后拿出铅球,水面下降,用量筒向可乐瓶中倒水使水面到达记号处,测出倒进水的体积,就是铅球的体积。三人小组的同学是这样给同学们展示的,一人操作,一人讲解,一人在黑板上板书,三人合作非常默契。其中程度较好的同学还分析了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因为把铅球拿出时带出了一部分水,使测得的体积偏大。同学们在合作中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每位同学都有收获,都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学到了知识。其次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为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按新课标的要求:物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有物理走向生活,有生活走向社会”。为了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课堂教学,让人人都“动”起来,我们在设计问题或练习时,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如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时,对于比较简单的光速的问题教学时,我采用学生看书,我列出了如下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

    1.打雷和闪电同时同地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2.光和声的传播有哪些不同?3.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大?4.在水和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多大?我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答对及时表扬和鼓励,如答错也不加指责,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例如第三个问题可以直接从课本中找出答案,我就让班内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回答正确了,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你真棒,你能说出我们学过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吗?学生能正确的地说出了声速的大小。我接着说。孩子你太厉害了,你也一定能回答出第一个较难的问题,这位同学想了一下说出光速比声速快,我还没有说话,全班同学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位同学在回答问题中找到了自信,以后遇到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我会仍然让这位同学回答,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慢慢的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和自信。这位同学以后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在不断的上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做到因材施教,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则要想方设法教给他们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方法;对性情活泼、兴趣广泛的学生,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眼睛和眼镜》这一节,就是让学生上课,同组的三个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了本节的教学。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同组的A同学和B同学一起备课,主要是A同学做课件、挑选典型的例题。做好课件后老师和两个同学一起对课件进行修改和补充。然后让两个同学一起写出教案,教师再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对于精挑细选的例题让C同学去做,从而可以得到不同难度的例题。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同组同学的课就可以给同学们上了。A、B两同学同时在讲台上讲,主讲人是B同学,A同学是针对B同学没有讲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充实。学生在讲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后,还对同学们如何科学用眼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而对于远视眼的形成原因的讲解完成后,孩子又这样说:“我们亲爱的徐老师就是远视眼,我认为徐老师是喜欢运动,经常进行户外运动和远眺,不是因为老师年龄大的问题”。此时我补充说:“孩子,老师确实是因为年龄的问题,像你们的年龄如果出现远视眼应该是你说的原因。因此同学们对于睫状体的收缩和放松不容易记住,可以这样理解,老年人一般是老花眼,也就是远视眼,睫状体应该放松,可以从皮肤松弛来进行记忆”。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既锻炼的能力,又掌握了的知识,同时对B同学来说,更增加了自信。八年级上学期,这样的课,我们上了好几节,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的利用、光的色散、显微镜和望远镜这几节课都是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的,这种教学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后来学生找到我,老师,我们组想上一节课。我要求他们首先找出一节课,然后三人针对所讲的课进行熟悉,查找资料。学生通过这些一系列的训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一些“学困生”,我们要宽容和善待,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经常和他们谈心,让“学困生”愿意学习,发挥潜能,显露个性和才华,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增强他们学习兴趣与信心。再次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和布置作业。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思考解答问题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做到正确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使自己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条合适的学习路径,不致于使低层学生因惧怕心理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致于使高层学生因学习台阶过缓丧失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勤于钻研。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由于低层次的学生知识水平较低,分析解决问题主要靠“扶着走”。因此,对这一层次的学生需要帮助,利用学习小组和教师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多数知识只要求他们能识记或简单理解,在能力方面主要达到“模仿”的层次,使他们获得一些基本知识,再适当加以学法指导。而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上主要靠“领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我们要注意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优等生协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并要注重学法上的指导,使他们切实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知识的内涵,在能力方面达到“学会”的层次。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强,学习上可大胆“放开走”,经常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习题,课堂上比较难的问题由他们去回答,课下给他们一些能力拓展的练习题去研究解决。指导学生自学为主,多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可以让他们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能力以及实验、创新的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在能力方面达到“综合运用”的层次。最后关注不同学生,实行多元评价。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多元智力理论指出: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间发展以及个体内发展的不平衡性,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分层次。特别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评价帮助这些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例如作业的布置中分层,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后面的能力提升题目必须认真完成,如果不能认真完成完成,作业的分数就较低,而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只要前面的基础题目能够认真完成,作业的分数就很高,老师还要给他们画笑脸,以此作为奖励。所以学生们每次作业发下来,都要看自己的分数和是否有笑脸。有的同学可能作业中有些题目不做,教师知道孩子的学习能力欠缺,作业照样可以得到老师所画的笑脸,作业得到笑脸的同学下次的作业会更认真,慢慢的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成绩也就有了提高。总之,“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让每个孩子都阳光灿烂”。这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更是老师的职责。面向全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为拥有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初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rh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