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1”教学》散文简友广场
第三节 班级建设管理平台建设(一)

第三节 班级建设管理平台建设(一)

作者: 小子止一 | 来源:发表于2023-07-16 12:19 被阅读0次

一、建立学生成长数据档案管理

(一)建立学生成长数据档案的目的

1. 确定学习指导方法及策略

依据学生的特点、学习方式、问题现象,及时给予适合的学习方法、策略指导,对于特殊学生可以集合学校教师乃至教育专家进行共同会诊,制订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健康成长。

2. 确定对学生的培养方向

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数据分析,一是帮助学生选择发展方向、择业方向;二是帮助用人单位、职业院校选择适合的人才类型;三是帮助学生发现优势、短板,有的放矢地扬长避短或者是扬长促短,获得更好的发展。

3. 确定教学研究和教学组织方式

通过对学生的总体、个体学习成长过程的数据分析,作为制定、调整教学研究和教学设计、活动组织的依据,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知、行、思、情”四要素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建立学生成长数据档案的内容

1. 学生个人基本信息

(1)基本信息;(2)学生特点、特长;(3)学生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及主要思维方式;(4)学生主要学习成果。

2. 学生家庭信息

(1)父母的基本、主要信息;(2)兄弟姐妹的基本、主要信息;(3)家庭主要成员的基本、主要信息。

3. 考勤及作业完成情况管理

以积分形式计入学生积分管理。

4. 学生主要活动轨迹记录

包括上课表现情况,活动表现情况,纪律遵守情况等,并以积分形式计入学生积分管理。

5. 学生成绩轨迹记录

学习素质监测情况管理,记录学生的月考成绩,单元检测成绩,期中、期末检测成绩,以及活动成绩,并以积分形式计入学生积分管理。

6. 对学生的指导方法、策略记录

对学生的主要活动情况、成绩轨迹情况、突发事件进行指导,并对反馈信息进行记录及分析。

7. 学生奖惩情况管理记录

记录学生学习、活动、行为表现情况以积分形式做奖惩记录管理。

8. 学生评价管理

(1) 学生个人自我评价:对学生自我的表现情况、学习情况、发展情况进行的自我反思、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自省自律意识,着重于查找自身的不足,寻求改进之策。

(2) 学生间相互评价:对于学生之间的互评,采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建议、鼓励学生评价同学的优点,相对地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和睦相处、友好融洽的同学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自省自律意识的培养。

(3) 教师评价:分为学科教师评价、活动导师评价和班主任评价。依据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上以鼓励为主,对不足之处以提供指导性、方向性、激励性的建议为主。

(4) 家长评价: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表现给予客观、正面的评价,建议多采用赞赏性、激励性的评价及发展性建议为主。

9. 积分数据管理

记录学生的积分获得情况、使用情况,以此了解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意识、兴趣爱好等。

(三)建立学生成长数据档案的类型

(1) 日档案:记录学生每天学习、活动情况,向学生、家长、教师提供该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形成性反馈,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建议。有特殊情况,则通报相关人员。

(2) 周档案:记录学生一星期的学习、活动情况,向学生、家长、教师提供该学生过去一星期的学习情况形成性反馈,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建议。

(3) 月档案:记录学生过去一个月的学习、活动情况,向学生、家长、教师提供该学生过去一个月的学习情况形成性反馈,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建议。

(4) 学期档案:记录学生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活动情况,向学生、家长、教师提供该学生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阶段性评价,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建议。

(5) 学年档案:记录学生过去一个学年的学习、活动情况,向学生、家长、教师提供该学生过去一个学年的学习情况阶段性评价,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建议。

(6) 阶段档案:记录学生某一特定阶段(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学习、活动情况。

(7) 终身档案:此档案记录学生学习期间的几乎所有情况,可作为对学生成长发展、求学、就业等方面的选择、录用依据。当然,也鼓励以实地检测考察的形式进行求学、就业等方面的选择、录用。

备注:特殊情况,经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协商确定后,对于日、周档案允许自公布之时起24小时内进行调整,月、学期、学年、阶段档案允许自公布之时起一周内(24小时×7)进行调整。但是,对于已经超过相应调整期限的内容不在调整范围内。如日、周、月、学期、学年已经确定的档案内容。为了避免因档案记录造成的不必要影响,学校、教师对特殊情况的记录应在通知学生、家长的情况之后才能进行相应的记录储存。

(四)建立学生成长数据档案的原则

1. 实事求是原则

录入学生档案袋的成长信息,必须客观公正,以事件事实及任务数据作为依据。

2. 发展性原则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段时期、长期的努力成长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应以具体、客观的事件及数据作为评价材料,以发展的观点进行评价。坚持以德育人、以教育促发展的教育观。

3. 激励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积极开展学习的反馈性、建议性评价为主。

(有关学生档案袋的具体创建内容、方式,可以借鉴、参考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格莱德勒的档案袋的类型评定,约翰逊对档案袋的评定方式及内容,以及“成功教育”粮道街中学的学生档案袋操作模式。)

相关文章

  • YXG175~147《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第一章

    这是王怀玉老师的新书,在这本书里,她从“班级文化建设、小组建设、班干部培养、制度建设、师生交流、日常管理、...

  • 规范班级管理  建设班级文化

    —记三角店小学班主任常规工作会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基地,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班级管理...

  • 班主任工作:系统思维下的班级管理模式

    班主任的系统思维是一种既能抓住班级整体建设方向,又能抓住班级建设的关键,还能兼顾点与面的思维方式。班主任在班级管理...

  • 班级建设

    先举个例子:场景:全校教师会。内容:教育处宣读了一条放学规则,本着为学生的安全考虑,要求放学时,如果有家长接的同学...

  • 班级建设

    今天一天的活动给我的感触也挺深的,上午是协作者开会,这一次真的是换了一个身份,换了一个角度,站在一种(我们开玩笑说...

  • 二建考试要用到的书籍

    建设工程工程管理 建设工程法规管理 建设工程专业

  • 班级管理——文化建设

    每天问自己:自省,进步,超越五则 课堂阵地 课堂我全身心参与了吗? 我用心听课了吗? 我动脑思考了吗? 我积极发言...

  • 《四位一体,打造班级文化建设》(2)

    (一)调动家长积极性,利用家校合力做好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建设应始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主任可从整理讲台、装饰墙...

  • 康老师带班 | 班徽诞生记

    全国知名班主任陈宇老师认为,班级管理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和文化管理。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师...

  • 班级建设 微一

    今天课堂上等差数列前n项和最大值时,突然就想和学生分享一些自己的观点。 功过不能相抵。 同学们,举个例子:今天你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节 班级建设管理平台建设(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rh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