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松江骑行记

松江骑行记

作者: 希爸爸_92f0 | 来源:发表于2018-06-11 09:08 被阅读0次

我始终以为,深入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骑行。当那些所谓名胜古迹逛过之后,最需要的就是深入乡村小巷,去体会和揣摩当地百姓原汁原味的生活,去探寻和品尝隐藏在角落或街边的小吃。今日得闲,一人一车,轻装骑行,既无导航,也不问方向,就这样漫无目的地游荡在松江和青浦之间,走到哪里看到哪里。可以停下驻足欣赏盛开的油菜花,也可与河边垂钓的当地人攀谈海侃,还可看看路边的成群别墅,感慨江南富庶之地繁华,顺便忧虑一下自己家距离小康还任重道远。

这些年,其实也走过不少地方。每到一地,只要条件允许,我总想探究一下这个城市的人文历史和精神内核是什么,也就是与其他城市不同或者说最独特的东西是什么。上海这个地方,确实是国际性的大都会,复旦大学的一个教授给我们授课时讲,全国月入两万以上的中产有四亿人。默默核对了自己在十四亿人民中的位置,只能归为穷屌丝一族,自然没有经济实力去体验这个城市纸醉金迷和高档奢侈的一面,仅仅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便让我由衷感叹”贫穷限制了你想象力”这句话的无比正确,自己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刘姥姥”呢。

想到哪说到哪,泗泾、徐泾、佘山、青浦、松江……,这些魔都的偏远城区,某种程度上和帝都的燕郊其实一样,虽是古镇,历史悠久。却也是那些来着五湖四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被中心区高房价挤压出之后,繁荣起来的。每每地铁站上下班人山人海,进站都要排队,设身处地想想,一线城市生活真的不易。

路过闵行区一个公园,发现了一个与其他地方不同之处。这里的老头老太太业余生活还真上档次,穿着时髦的衣服,老太太们还都画着精致的淡妆,吹着萨克斯,拉着小提琴和手风琴,唱着俄语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真不同于大江南北遍地的广场舞。难道这就是传说中老上海的格调?

中午,到七宝镇吃的苏州蟹黄包,不会品尝正宗与否,招牌倒是很有历史感,反正也是风卷残云,吃香难看。餐毕,转转悠悠打道回府,屁股也提出了抗议。草草一算,近四十公里,累,却也痛快。

相关文章

  • 松江骑行记

    我始终以为,深入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骑行。当那些所谓名胜古迹逛过之后,最需要的就是深入乡村小巷,去体会和揣...

  •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松江》及与杨元素词作若干有感

    《东坡志林》里有一篇《记游松江》,题虽如此,但其实所记并不是游松江,而是苏轼元丰四年在黄州所作。他实际上游松江亭却...

  • 《记游松江》

    昔时我自杭州去高密,与杨元素同船,陈令举、张子野也随我到西湖拜谒李公择,最后和刘孝叔一起到了松江。夜半月亮出来,我...

  • 爱上骑行真的是一种瘾

    骑友李晓玲,看似一文弱女子,实乃一骑行健将也。兼之热爱文学,每次骑行之后,记记骑行趣闻,写写骑行感受,让人耳目一新...

  • 《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1)

    《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1) 作者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陈继儒...

  • 松江花木记(三)

    整整一个月我们在天马山挥汗如雨。苦练技术的结果是,大家从一开始连马都跨不上去,到如今可以倒着骑。那些日子秋菊像一个...

  • 松江花木记(一)

    我至今记得那是已酉年某月,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我们都中了举,生活乐无边。一日伏案,见黄历上写道:冲蛇,煞西,宜祭祀...

  • 松江花木记(五)

    那是乙酉年夏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眼前的一切都那样氤氲潮湿。栀子花瓣顺着雨水汇集成的小溪飘零,流过柳影波光潋滟的...

  • 松江花木记(四)

    但是“滚蛋”二字以其巨大的杀伤力还是引发了松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争议。巾合组织在各个府县的论坛展开口水反击。这里...

  • 松江花木记(二)

    我们那会儿,姑娘们除了梦想嫁到宫里,就是嫁到府里。能嫁到宫里属于万里挑一的事情,荣华富贵,但也很累,有的人一辈子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松江骑行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sc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