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人话
科普文一般的目标受众是对所讲述的内容原本不大了解的人群,写科普文的人就是通过使用大家都知道的词语和表述去对大家不了解的内容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因此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说人话。
首先这个专业领域的人不需要科普就知道,所以没必要讲的太深奥,而不是专业的人,一般是没听过那些专业术语的,所以科普文里如果出现小众化的术语,一定要先对这个词做相应的解释,当然能直接用大白话来表述就最好不过。
2、有逻辑
不一定所有的科普文都必须有逻辑,因为有的科普文就是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比如一些我们平常较少关注的生活常识。而有的方向是比较难理解的,这类方向的科普就需要有较强逻辑的抽丝剥茧去解读。
逻辑比较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于外行的人很难去判断一个内容的真伪,这也是为什么家里的长辈很喜欢转发朋友圈流传的各种标题党的文章,即使很多内容没有逻辑,缺乏因果关系,而我们能判断它真伪的其中一个点就是看它的逻辑和因果关系是否是正确的。如果对一个内容的科普有很强的逻辑和因果关系,大概率上是可信的。
其次有逻辑的内容更有助于理解,本身就是外行人看热闹,如果缺乏逻辑,那应了那句:这些字我都认识,但是它们放在一起,我就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
3、有内容
既然是科普,总要传递些是实实在在的内容,方式可能是搞笑、可能是干货、或者是数据统计或图标展示,但不管表达方式是什么,其目的都是一个,把想表达的内容传递出来。
4、内容正确性
我之前经常被家里人转发一些很无语的内容,都是些标题党且有误导性的夸张文章。
科普文和这些标题党的文章当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有个共同点,就是内容的真实性,有的内容写的人自己认为是对的,而实际情况可能与之相反,或者是一些本身有争议还未有定论的内容,这就需要科普的内容有理有据,最好能标注相应的出处。
对于写文的人来说,让看的人相信内容的真实性也很重要,作者可以表明内容正确的两个方式是:一,有逻辑;二,有出处和可证实的证据。概括起来就是:有条有理,有理有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