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怪诞行为学》之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

《怪诞行为学》之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

作者: 鲍_1fec | 来源:发表于2018-01-14 08:07 被阅读211次

《怪诞行为学》之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

人是群体性动物,人在群体中生活就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人的群体活动不仅导致经济波动,也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相信很多对股票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这句话,经历过股市跌宕起伏的人,更能体会要做到这句话有多难。贪婪和恐惧之间反复挣扎,很多人会说那简直是痛苦的煎熬。

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解读巴菲特的这句话就是:人很容易在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之间徘徊。

1、人为什么会过度自信?

如果你会开车,你认为自己的车技高于平均线吗?9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水平高于平均线。

创业成功的概率有多高?柳传志曾说:“一万个创业者里跑出来一个就不容易了”。一个对2994名新创业公司老板的调查表明,大多数人认为他们成功的机会有70%。

人的过度自信心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有研究认为,这主要源于人认知的两个特点:第一是知识假想,第二控制假想。

知识假想是指人们有这样一种倾向:认为随着信息的增加,自己对未来的预测也会更加准确。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不少买彩票的彩民为了提高中奖概率,学了很多选号技巧,比如尽量选近期的热号等。但从统计科学来看,学再多的选号技巧,也无法改变中奖概率。企图通过选号等技巧来提高中奖概率,不过是彩民的一种意淫。

控制假想是指人们常常认为自己可以对一些不可控制的事件施加一定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它的结果。但这往往不过是一种错觉。

牛市时,股民们很容易赚钱,许多股民就把赚钱这一结果归结为自己的水平,认为自己目前的水平已经能够“控制”投资的结果,但事实上,大多数股民能在牛市中赚到钱。正如一句话所言:只有当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熊市中的累累亏损让许多股民自认为的所谓“水平 ”“原形毕露”。

2、人为什么会过度悲观?

我们有一种本能的倾向,就是害怕失去自己经拥有的东西。

我在单位里交各种费用时,如果从工资里直接扣除,大家的感觉似乎不大。但要是直接收现金,当你“被迫”从钱包里拿出钞票时,心里一定十分不爽,这时也最容易听到同事们的抱怨。

前景理论:跟得到一百元钱带来的愉悦相比,失去一百元钱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更大。

情景实验:想象一下你需要做一个手术,大夫说手术的成功概率是90%。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如果大夫说手术失败的概率是10%。你的心情是否一下子沉重了。

大夫说的是一个事实,而你的心情却迥然不同,因为我们“怕失去”。

禀赋效应:我们会高估自己认为有所有权的那些东西的价值。敝帚自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3、凯恩斯的“动物精神”

凯恩斯认为,人在潜意识里荒谬的认为自己总是会有好运气,或多或少的高估自己获利的机会而低估亏损的几率。而一旦形式逆转,立即又会过分悲观。这就是人的动物精神。它是“社会非理性繁荣或者崩溃”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我们看见世界经济总是一阵繁荣、一阵萧条,这归根结底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

总结,人在群体中很容易出现“羊群效应”,也有可能出现“踩踏事件”。三点建议:

第一,你不可能逆着群体的行动方向。如果那样,你很可能被人群踩伤。如果不得不在人群中,這家策略是随波逐流。

第二,不要总待在人群中。因为群体的行为无法预测。一旦出现恐慌,那你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第三,最好的策略:站在人群外,但保持和人群的联系。这样既能避免患人群分离后的各种麻烦,又不比卷入洪流中。通常做个观潮儿比做弄潮儿更安全。

相关文章

  • 《怪诞行为学》之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

    《怪诞行为学》之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 人是群体性动物,人在群体中生活就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人的群体活动不仅导致经济波动...

  • 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

    巴菲特说,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要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听着简单,但事实上做起来很难。 要做到特立独行,需要极...

  • 日拱一卒

    今天在格局里,读到了悲观与乐观,过度的自信与过度的悲观,被信息放大的悲观,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误判以及我们为什么怀旧...

  • 《怪诞行为学2》读书体会清单

    《怪诞行为学2》【美】丹·艾瑞里 001激励与表现呈"倒U型"关系 当人们过度关注激励,可能会分散精力,造成压力,...

  • 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

    巴菲特说,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要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是很困难的。要想能做到特立独行...

  • 共读第二十天

    悲观主义的危害 悲观来源于过度自信和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当现实与自己的能力不匹配的时候,人就会出现悲观情绪。如何...

  • 欣赏悲剧情节的歌剧,稀释消融个人的苦痛~

    #用书伴读 014 吴军《格局》–过分自信与过度悲观 【书摘】 我的小女儿问我:“为什么歌剧大多是悲剧?”我说:“...

  • 过度自信-从众效应

    过度自信来源 过度自信理论(overconfidence theory) ,行为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即过度自信理...

  • 过度自信

    你为什么会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人们往往对自己过度自信,尤其是在中国,甚至表现为一种赌徒心理。你看看中国...

  • 过度自信

    1,这几天听陆蓉老师的课谈到了一个过度自信的问题印象很深刻 2,其实只要是正常人都会有过度自信的问题,这应该是人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怪诞行为学》之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tk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