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读–《文化苦旅–黄州突围》

读–《文化苦旅–黄州突围》

作者: 辰cet | 来源:发表于2020-07-11 20:30 被阅读0次

在这一篇章里余老更多的是讲述苏东坡学士的“乌台冤案”,人心难测,正所谓“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时你所骄傲的正是会给你致命一击的。在黄州,东坡开始学会低调隐忍,也看透世态炎凉,变得成熟,过程很苦难,但幸好,在苦难后他重新勃发。

整篇看下来最感叹的是余老的文采与对苏学士深深地敬重与爱,还有对那个时代小人对东坡迫害的惋惜感叹。

其中很多的道理感悟至今也适用,感叹东坡所处时代之艰,赞叹其文学价值之高,庆幸自己存在时代之幸。

好句分享:

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倒错,因此也就有了冥思的价值。

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寂静,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

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读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相关文章

  • 读–《文化苦旅–黄州突围》

    在这一篇章里余老更多的是讲述苏东坡学士的“乌台冤案”,人心难测,正所谓“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文化苦旅—黄州突围

    苏东坡的才气终究抵不过小人的妒忌与暗算 中国的独特国情:神宗皇帝注重社会名声,在舆论的风向下,在没有理性法庭的情况...

  • 诽谤的生发

    今天读到《文化苦旅》的「黄州突围」。 这才知晓,原来文采如日月般璀璨的苏东坡,竟然曾经历过险些丧命的“泼天”冤屈。...

  • 阅读摘记打卡第九十七天:读《黄州突围》有感

    阅读摘记打卡第九十七天:读《黄州突围》有感

  • 读《黄州突围》有感

    “乌台诗案”是中国文化史上毫无疑问的耻辱,一场由最浅薄的妒忌心编织的闹剧,却险些葬送了宋朝江山中最伟大的诗人,苏东...

  • 【连载】余秋雨:文化苦旅并不苦--12.黄州突围

    背景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读余秋雨先生的...

  • 黄州突围

    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璀璨的星,在其中我最喜欢苏轼这课光芒四射的星星始陷于他的创作才华,终于他的人生态度,无尽包容...

  • 黄州突围

    英雄气短、伟人困厄,这本来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带有规律性的事情,“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

  • 《黄州突围》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

  • 文化苦旅:其实乐在其中

    说是“苦旅”,我看先生乐在其中。 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的最大感受了。 自从学过《道士塔》,《文化苦旅》于我而言就是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文化苦旅–黄州突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tw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