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9日
(随书人生记录营挑战第十九天――关于事业)
记得《麦田里的守望者》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我们,却只有个职业而已。
虽是一个女子,心中也有理想和追求,可已经是成人的我,现实生活,却迫使我们急于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也不再给父母要奶吃,理想只能如梦般在睡眠中去实现了。
职业、事业,小女子百度了一下:
职业和事业的区别就是:对事业来说,可能一份工作你很喜欢,但可能没有报酬或不赚钱,即使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但你仍然愿意做,因为这是你喜欢和愿意从事的,这就是事业,事业是对你个人而言的.而职业则不一样,即使你不喜欢,但你还要来做,因为这是你谋生的必需.职业解决的是你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事业则关注于最本质或更高层面,主要是精神层面.
这一生,还会有事业么?
从小就想着吃国家饭(考大学跳出农村),坐办公室,拿笔杆子(当编辑、作家),或者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有几个人不是为了生活,为了养家糊口在各行各业累着,赶着,干着。
记得上高中那会儿,放寒假,老爸回家耍探亲假,路过成都,不顾舟车劳顿,为了一家老小生活得好一点,去荷花池批发市场批发了一大蛇皮袋子的儿童皮鞋。每年盼望父亲回家的苹果糕点香味里,在我们有人开始读高中那一年起,多出个皮鞋味。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父亲用一辆老久的加重自行车驮着货驮着我,在还未落下去的一弯明月透过朦胧晨雾的光亮下,缓缓像二十多里外的集市驶去。
我明白父亲的辛苦、不容易,上有爷爷(奶奶在我小学时候去世),下有我们四个娃。虽然在外有工作,回家除了帮妈妈干活,还想方设法赚钱。
父亲的事业,也许就是怎样把家养活把我们养大吧,他愿意吃苦受累,甚至当市场管理员粗暴地轰我们走,不准摆地摊时,父亲点头哈腰递烟赔笑脸。这像及了《麦田里的守望者》里说的“卑贱地活着。”
天使的翅膀被折断,没有了理想,谈何来的事业。流着眼泪的我要去干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从事一份不愿意做的职业,悲哀!
但是,不卑贱。
开个缝纫店,给客人量身定做衣服,九十年代中期还是非常吃香的。那时候的生意好,每天加班加点,虽然累,可是就像父亲说的,不风吹日晒,没有城管撵。每每顾客把我亲手做的漂亮的裙子或者合体的衣服穿在身上时,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遇到的客人一般都礼貌客气,对于手艺人一般都尊敬。
基本的生存需要解决了,也算有了个稳定的职业。但是我从来就没忘初心,没有丢掉爱好,如今我想,该是我向我的“事业”进发的时候了。
毕淑敏说;“在我们的心里,能燃烧起熊熊火焰的并给我们的一生以指导和动力的,是我们对于自己认为最美好的那些价值的追求。”
我所向往的美好就是我的理想我的事业吧,就是那个笔耕不惰,随心书写,用文字看世界的追求。一天不说十二小时,就是全天候,我都愿意;不计报酬,没有钱赚,我也愿意。让我的灵魂有所安放,让自己与文字对话,让我的精神世界充实圆满。
正所谓
职业不分贵贱,
做事不问东西,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
这一生,应该还有所谓事业的追求。
_end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