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小A和小B在教室里打架!“
我急忙跑去教室。这可是孩子们进入初中学段的第四天!
我进入教室,两个孩子看到我,还不罢手。小A脸上有抓痕,小B脖子上有抓痕。
虽然没有罢手,但也没有继续的动作,只是都抓住对方,不松手,都是一副既委屈又愤怒,等着我为他们撑腰的样子。
老师,我委屈我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好啊!一开学就有戏看,需要我做裁判定输赢吗?”听我这样说,两个人才慢慢松开手。
把他们两个领到办公室。一开始仍然争得不可开交。两个人在叙述事情经过的时候各说各的,都说对方撒谎。
这个时候撒谎很正常,因为出于本能,想保护自己免受惩罚。
我开始定规矩:发生任何事,先把事情经过说清楚。一方说的时候,另一方不准插嘴。两个人都说完了,再一起补充证实细节。
叙述经过时,只准说“我怎么怎么”,不准说”他怎么怎么“。总是说对方的不是,会故意夸大对方的责任,指责对方,谎言也随之增多,也让自己的愤怒随之膨胀,不利于稳定情绪。
只说自己,虽然可能有意缩小自己的责任,但是能够暴露自己的心理,让我有分析推理的依据。
同时,只说自己做了什么,也是让孩子潜意识里反思的一个过程。现在的孩子都不傻,叙述的过程中,可能就初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为我后面的分析处理打基础。
这样把事情经过还原,谁的谎言也逃不过去。
因为有这样的可能:两个人深处事件的过程中,会记不清楚一些具体的情节,所以我也找了几个在场的同学来证实细节,帮助还原过程。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小A经过小B的座位时,顺手在小B的脸上摸了一把,小B站起来就踢了小A一脚,两人就干上了。
可是两个人都觉得自己委屈。理由是,小A认为,自己只是开个玩笑,而小B就动脚开打,小B认为,他凭什么摸我的脸,我的脸是让人随便摸的吗?
以为我眼瞎?我戴着眼镜呢看起来,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我是这样处理的:对小A来说,即使你们两个是小学同学,但是不同班,不是很熟悉,那么就不能随便开玩笑,即使是比较好的朋友,也尽量不要拿脸开玩笑,以后注意开玩笑的对象和尺度。
对小B而言,一定要问,你为什么摸我的脸,告诉对方,我不喜欢别人摸我的脸,不要有下次。不能上来就开打。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我帮助他们还原了事情真相,两个聪明的孩子已经知道了应该如何沟通和处理。我没有必要再说教。
帮他们找到了各自的问题,也告诉了他们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冷静处理。
然后让他们两个人到办公室外面沟通一下,沟通好了,告诉我结果,而不需要说清楚沟通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孩子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因为是自己亲历的事,处理能力更容易固化。
同时我要求回去以后告诉家长发生的事和老师的处理过程。
整个处理过程中,没有说一开学就打架,对班级的影响,也没有要求写检讨。两个人沟通的过程,只要不违反校纪校规,双方认可就行,可以不需要让我知道。因为我看他们“实力”相当,不可能一方欺压另一方。
更没有惩罚!
在叙事时,我会根据双方叙述进行推理,不给任何一方说谎的机会。即使说谎了,我也会推理给他看,让他自己知道自己说谎了。
整个过程,没有严厉的批评,没有评析事件除了两个当事人之外的影响,没有惩罚。但是必须明白,以后遇到类似的事,应该如何处理。
这样处理,可以避免孩子们以后撒谎。叙述过程,大家一起参与,不给撒谎的机会;不过度的批评,不特别强调评估事件的影响而给孩子撒谎的动力;事后不惩罚,消除以后孩子撒谎的动因。
孩子们撒谎,都是为了减轻压力,避免惩罚。而老师处理的目的,一是培养孩子们学会处理身边事的能力,二是学会不撒谎,诚实守信,培养责任感。
而还原真相不具体,处理过程施压,事后惩罚都会适得其反,会让孩子们以后变本加厉撒谎。
孩子们回家也告诉了家长事情的经过。但有一方家长认为,有些细节上没有弄清楚,不是自己孩子的责任。除了细节的沟通,我更多的是让家长明白:我们不是法院,并没有根据责任的大小来作为证据判罚。
和家长的沟通,也让我和家长在以后关于孩子问题的处理上,更好地在一个频道上产生共鸣。
我们的目的是锻炼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建构孩子健全的人格。如果一味追究责任的大小,就脱离了教育的本质。
社会上流行这样的言论:人不诚信,是因为成本太低,代价太小。
我认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应该区别对待。未成年人的行为,大部分受校纪校规和道德规范约束,成年人的行为必须受法律法规约束。处罚的性质不同。
成年人必须自己承担责任,而未成年人,如果违法或者犯罪了,需要监护人承担。成年人的行为,在违法和犯罪前更难约束,只有被动地等有严重后果了才能惩罚,成本和代价当然大。
而未成年人的生活轨迹基本上在学校和家庭,我们更容易掌控其行为,也能把孩子撒谎的行为控制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不能等严重结果来决定撒谎的成本和代价。
每带一届学生,三年后毕业,绝大多数孩子的身上,都有我的影子:责任,担当,不撒谎。
这一届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引导,熏陶,现在也基本上没有撒谎的了。这是我的追求。
让每个孩子明白,任何事件的处理,目的不是惩罚,孩子们也就没有动力去撒谎了。相反,事件只要不危及生命,任何撒谎都比事件本身严重。
同时,每次事件处理以后,我都让当事人写下处理过程,特别是责任和撒谎之间的关系,来固化我的理念。
撒谎背后的逻辑不适当的批评和惩罚,是孩子们撒谎的动力。同样,不适当的表扬也是。
很多人可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表扬的时候,一要实事求是,二要人事分离。
实事求是,就是一定要弄清楚孩子值得表扬的地方在哪里,不可夸大,也不可缩小。夸大的一种表现是,妈妈们三五成群聊自己孩子的时候,出于各种目的,夸大表扬,而这样的时候,孩子在场。
第二种表现是不适当的奖励。何为不适当的奖励?且不论物质奖励的多寡,以及奖励的类别。这些都是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来决定的。最主要的是,先要让孩子弄清楚奖励的理念。
也就是你为什么要奖励?没有弄清楚这一点,奖励就伦为了脱离精神层面的纯物质刺激。而孩子的胃口会被刺激得越来越大,慢慢形成只需要物质刺激的纯动物本能的人格特点。
这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要素的构建。
关于物质奖励的理念,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什么理念正确,什么观点错误,脱离了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和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评价,可能都会失之偏颇。
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奖励机制,才是王道。
但是有一条,夸大的表扬,会让孩子的虚荣心膨胀,膨胀的虚荣心会导致孩子撒谎。不只是嘴巴上的,更是行为上的。比如,为了和这些表扬名副其实,作业时抄袭考试时作弊。
虽然这样的行为有复杂的因素,但夸大的表扬可能就是其一。每次的大型考试,很多班级都有学生出现在曝光栏上,有时候还很严重。
那么缩小的表扬,为什么也会导致孩子们撒谎呢?首先要明晰什么是缩小的奖励。很多家长怕孩子骄傲自满,不敢随时表扬孩子,即使表扬的时候,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
更多的时候,出于人的通病,我们最喜欢和最擅长的,是指出和批评孩子的不足。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自信心不足,不敢说真话。
我们有时候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跟我们缩小表扬有很大关系。你看不到孩子的优点,或者有意疏忽,久而久之,孩子不愿意和你交流,或者以你之道还之于你,轻描淡写,一带而过。
表扬的时候要人事分离。做到这一点,难度比较大。首先是概念不清晰。其次是习惯使然。
什么叫人事分离?举例而言,我们经常表扬孩子是这样的:你很棒!你好聪明等等。比如,别人都没有做对的题,你的孩子做对了。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道题为什么容易出错。如果是只需要细心,或者多检查几遍就不会出错,那么,你表扬的时候就先说,你很细心,你检查的习惯很好。这是事,然后说,你很棒,这是人。
这样表扬,孩子知道自己被表扬的原因是自己很细心或者有检查的好习惯。然后知道自己是很棒的。二者结合起来,孩子就有信心把优点固化在自己的人格构建中。
这是概念的理解。然后是习惯。很多家长习惯了这样表扬孩子。即使知道应该怎么表扬,可能习惯成自然了,一时改不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越来越大,学的功课家长不懂了,无法找到表扬的点。其实,孩子大了,已经有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家长只需要把几种可能提示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剖析。家长做一个陪同者或者提醒者。
这是角色的转换。孩子再大一些,需要的可能就只是家长的支持和肯定了,而不是具体的指导。
把人和事分清楚,长期坚持下去,孩子建立了自信心,也知道了自信心建立在什么基石上,就没有撒谎的必要了。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是敢于说实话的人,也是一个没有必要撒谎的人。
这样的人,路越走越宽。
撒谎背后的逻辑
网友评论